
一、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
1、馬斯克推出新人工智能公司xAI,后者將與推特和特斯拉合作
7月12日消息,馬斯克當地時間周三推出新人工智能公司xAI,在推特上表示“成立xAI來了解現實”。今年3月,馬斯克在美國內華達州注冊了這家人工智能公司。xAI網站顯示,這是一家獨立于推特的公司,從谷歌、微軟、OpenAI和特斯拉招募了有行業經驗的人士,“參與并領導了AI領域一些重大突破的開發,包括AlphaStar、GPT-3.5和GPT-4等。”xAI官網稱,該公司將與馬斯克的其他企業密切合作,包括推特和特斯拉。
2、中國電子攜手華為共建鵬騰生態 人形機器人大時代來臨
7月12日,華為官方發布消息,近日,中國電子與華為決定合并鯤鵬生態和PKS生態,共同打造同時支持鯤鵬和飛騰處理器的 “鵬騰”生態,攜手產業界伙伴共同發展,開創通用算力新格局。據悉,華為與中國電子各自具備優勢。華為在ICT產業的大量環節均有布局且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通用計算方面華為提供鯤鵬CPU以及配套的主板、SSD、網卡等硬件,提供開源操作系統OpenEuler(累計裝機245萬套)、數據庫OpenGauss;在AI算力領域提供昇騰系列硬件以及開源的MindSpore框架,社區下載量超390萬,在國內智算中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中國電子生態中,具備飛騰CPU、長城服務器、麒麟操作系統等核心組件,且在黨政和特殊領域具備經驗積累以及渠道優勢。
3、阿里旗下子公司推出基于通義千問的全鏈路AI企服助手
7月12日,阿里旗下子公司瓴羊發布了新產品“瓴羊 One”,將是業界首個測試接入大模型的全鏈路智能企服產品。據了解,通過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瓴羊One可作為AI客服體驗專家、智能銷量預測師、營銷投放顧問等角色;可以根據AI分析預測,智能提醒企業進行補貨、客情處理、商機跟進等操作;也可回答企業對于經營建議的問詢。
二、政策梳理
1、無錫市發布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6月12日,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行動計劃》對產業核心發展方向進行了界定,并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4000億元。《行動計劃》從基礎支撐層、技術產品層、應用示范層,對無錫市發展相關產業進行了較為明晰的界定。基礎支撐層,以智能芯片為主攻方向,加快人工智能云端、終端訓練和推理芯片的研制,發展與人工智能芯片配套的編譯器、驅動軟件、開發環境等產業化支撐工具;探索發展神經網絡定制芯片、類腦計算芯片等新型智能計算芯片。技術產品層,以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為主攻方向,突破跨媒體感知與分析推理、智能語義理解、機器學習、生物特征識別、類腦智能計算、超大規模訓練模型等關鍵技術。應用示范層,以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主攻方向,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轉化應用,推動“AI+”組合式創新,提升自動駕駛技術體系和總成能力,推進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加快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應用落地,為內容生產全面賦能。《行動計劃》對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進一步實現技術落地,推動技術的產業化。具體來說,相關企業要在生產制造、交通運輸、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行業實施“AI+”行動,實現場景突破,目標是累計認定50個省級以上人工智能融合創新產品應用解決方案,打造100個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