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光學薄膜行業已經逐步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多個領域中實現了大規模的應用,相關生產企業數量實現了持續增加,與此同時國內本土企業的自主研發水平不斷提升,全球市場份額逐步向國內市場所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程度。
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注冊數量
以最新發布的市場研究數據為基礎,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的光學薄膜企業數量已經接近1800家,從歷年企業的注冊情況來看,2019年為企業注冊峰值,超過了200家,此后國內光學薄膜企業注冊數量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在2020年降至150家左右,再到2021年,企業注冊數量進一步降低,降至100家,而2022年光學薄膜企業注冊數量僅為不到50家,與前幾年相比表現為較大幅度的波動變化趨勢。
2、市場梯隊
在光學薄膜企業梯隊分布情況來看,當前在國內市場中,主要以東麗、帝人、SKC和3M等外資廠商占據多數的市場份額,位于整體市場的第一梯隊,相比之下國內廠商大多數集中于中低端領域,市場競爭能力較前者相比弱;在國內光學薄膜生產廠商中,以長陽科技、雙星新材和東材科技等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占據第二市場梯隊;除此之外寧波瑞鑫和浙江世窗等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國產廠商排在第二市場梯隊。
3、市場占有率
近期北京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整理了相關分析數據,其中顯示,截至目前,在國內光學薄膜生產企業中,市場占有率相對靠前的企業包括雙星新材、裕興股份和長陽科技等。2022年,排名前三的生產企業分別占據約4%和3%的市場份額,國內市場中排名前五的企業共同占有約15%的比重。
中國光學薄膜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1、雙星新材
雙星新材成立于1997年,國內知名薄膜品牌,主要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產品技術研發/生產銷售/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企業,產品包括聚酯功能膜材料、光學材料、節能窗膜等。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62億元,同比增長2.20%;分產品來看,光學材料營業收入為20.72億元,同比減少3.49%,新能源材料營業收入為11.20億元,同比減少10.26%,可變信息材料營業收入為4.05億元,同比增長5.1%,熱縮材料營業收入為3.69億元,同比增長20.40%,聚酯功能膜營業收入為16.23億元,同比減少10.85%。
2、長陽科技
公司專注于光學膜和高性能功能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打造了一支國際化的研發、生產和管理團隊,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光學功能膜相關產品質量性能指標優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2年,長陽科技實現營收11.53億元,同比下降11.07%;分業務看,反射膜、光學基膜分別實現營收8.77/1.41億元,同比分別-15.03%/-7.19%。
銷量分別為1.91/1.49萬噸,同比分別-16.47%/-0.08%。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