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行業定義與研究范疇
電影產業,是指以電影制作為核心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的統稱。
影視行業的定義及分類影視行業從意義上從講,是指圍繞影視作品所進行的生產、營銷、發行、衍生開發等一系列廠商及相關服務所形成的產業鏈。從狹義上講,是指圍繞影視作品的生產所需要的產品及服務企業,包括前期開發、中期攝制、后期宣發等所有企業形成的產業鏈。
電影細分行業分類與特征
制片
電影行業的上游制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其中導演服務、演員演藝服務是對外采購的主要服務內容,此外還需要采購攝影器材、耗材、道具、服裝、化妝用品等各類產品。
制片人通常擔任劇組的第一責任人,承擔制片管理組的主要職能或與執行制片方代表共同承擔制片管理組的主要職能。執行制片方與制片人簽訂協議,約定作品創作的投入和產出預期。制片人根據所獲得的劇本與執行制片方進行溝通,明確制作方的要求,對影片拍攝工作進行定位,協助從人事、財務、法律、運營等方面宏觀調控管理劇組工作。導演是劇組藝術創作層面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劇本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作,結合制作機構、制片人及劇本需要,對演員、場景等作出選擇并全權負責拍攝現場的事務。
發行
發行環節的上下游溝通非常重要。在電影拍攝后期,制片管理組會籌備宣傳發行方案和協調組建發行團隊。待電影制作完成并通過廣電總局審查后,發行方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
影片上映后,發行方仍將持續關注影片的放映信息反饋,根據實際情況執行或調整宣傳發行方案,提升影片的市場認可度;在完成放映后,確認票房實現情況,匯總包含協議約定范圍內的票房、供分配的衍生品等收入,進行各方的收入分配并完成各層面的分賬回款。
院線
電影院線制是我國電影放映行業所采用的一種特殊的經營模式。國家廣電總局和文化部于2001年12月頒發了《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確定影片發行方直接向電影院線發行影片,電影院線統一向旗下影院供片的發行模式。在此種經營模式下,電影發行公司需要與各電影院線公司就影片的放映業務進行合作,再由各電影院線公司負責對其旗下所屬影院就影片放映做出統一安排及管理。因此,電影院線公司發展成為我國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
圖:2021年中國電影院線票房市場份額情況
從各院線票房情況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市場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線的票房合計僅為2021年電影總票房的48%。其中,萬達院線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為大地院線,其票房比重為10%,上海聯合院線(8%)、中影數字院線(8%)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緊隨其后(7%)。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 2022年7月
表:2021年主要電影制作機構排名
電影制作機構 |
排名 |
萬達電影 |
1 |
光線傳媒 |
2 |
華誼兄弟 |
3 |
北京文化 |
4 |
中影集團 |
5 |
資料來源:相關企業年報,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