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化工(基礎化工/化工產品/應用行業)
1、中國能建:松原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開工,總投資296億元
9月26日,總投資296億的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規劃年產綠氫11萬噸,綠氨/醇60萬噸,配套建設電解槽裝備制造生產線、綜合加能站,設立氫能研究院,基本涵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氫能化工、氫能裝備全產業鏈條。項目一期建設內容包括:800MW風電光伏新能源、年產4.5萬噸電解水制氫裝置、20萬噸級柔性合成氨裝置和2萬噸綠色甲醇裝置。
2、2023第五屆中國(淮北)新能源電池材料與功能化學品產業大會舉行
9月26日,2023第五屆中國(淮北)新能源電池材料與功能化學品產業大會在淮北舉行。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本次論壇專家云集,共同探討化工行業及?三?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方向,同時針對新能源電池材料、功能化學品等產業發展進行研討,助力淮北市營造轉型發展新環境。據介紹,此次簽約項目共10個,其中第一批共有6個項目分別是苯甲酸系列產品項目、高性能溶劑新材料項目、金屬鋰及有機鋰系列鋰鹽項目、光刻膠新材料項目、高端原料藥中間體項目、鋰電池新材料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42.87億元,預期產值132億元;第二批簽約項目共4個,分別是新型儲能產業園項目、新型生物制劑項目、5G光通信芯片項目、智能醫療器械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40.1億元,預期產值96.5億元。
3、渤海鉆探自研防氣竄劑在新疆油田首次成功應用
9月26日消息,渤海鉆探公司自主研發的固井防氣竄劑在新疆油田JHW61-43井首次應用獲成功,靜膠凝強度過渡時間可縮短15%,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價比和市場競爭力。這標志著渤海鉆探在自主產品研發方面又取得了新突破。為確保固井防氣竄劑在新疆油田的成功應用,渤海鉆探按照“一井一策”思路,不斷優化調整水泥漿配方,通過多次調配、反復化驗,有效解決了候凝期間氣竄、環空帶壓等問題。據了解,渤海鉆探自主研發的固井防氣竄劑以納米微球顆粒為原材料,利用多種增強材料形成核心處理劑,具有微膨脹、靜膠凝強度過渡時間短等優點,可有效解決氣竄及油井環空帶壓等難題。截至目前,固井防氣竄劑已在東北、華北、冀東、青海等市場現場應用300余井次,各區塊固井合格率明顯提高。下一步,渤海鉆探將繼續推進自主研發產品在各大油田市場的全面應用,加大自主研發產品的推廣力度,助力提質增效。
二、政策梳理
1、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印發 產業規模力爭2年超萬億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9月26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形成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安全應急裝備龍頭企業、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重點骨干企業,培育50家左右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含創建單位),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行動計劃》聚焦地震和地質災害、洪水災害、城市內澇災害、冰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城市特殊場景火災、危化品安全事故、礦山(隧道)安全事故、緊急生命救護、家庭應急等場景應用的重點安全應急裝備,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及推廣應用,加強先進適用安全應急裝備供給,提高災害事故防控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保障措施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將加強政策支持,將符合條件的安全應急領域項目納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范圍。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扶持政策支持安全應急裝備發展和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培育發展,鼓勵采取工會采購等方式推廣安全應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