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風電(原材料/風機零部件制造/風電場)
1、全球首臺“導管架風機+網箱”風漁融合裝備下線 “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發展取得突破
7月10日,明陽智能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臺“導管架風機+網箱”風漁融合一體化裝備MyAC-JS05在浙江舟山已正式下線,該項目預計于7月下旬投運于全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融合項目——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標志著我國在推進海洋綜合能源立體開發上取得新突破。明陽智能表示,本次下線的設備在全球首次實現了風機導管架基礎與養殖網箱的深度融合。以風機導管架為支撐平臺,配置高性能網衣系統及智能化養殖系統,形成集海上風力發電、深遠海養殖于一體的風漁融合智能化裝備。其養殖水體約為5000立方米,可養魚約15萬尾。裝備投運后將開展石斑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預計投產后年漁獲量可達75噸,年產值可達500萬元。
2、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獲207MW風電項目開發指標
7月11日,東旭藍天公告,全資子公司懷化市旭藍新能源有限公司申報的5個風電項目成功列入懷化市第四批風電項目開發投資主體清單,建設規模合計207MW。公告披露,東旭藍天全資子公司懷化市旭藍新能源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懷化市發改委轉來《關于報送懷化市第四批風電項目相關信息的報告》(懷發改報告20237號),子公司申報的五個風電項目成功列入項目清單,總裝機容量207MW。東旭藍天表示,預計將通過與央企、國企相關單位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合作開發這五個風電項目。項目如能順利實施,將增加公司新能源業務收入,對公司2023年及后續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風電、光伏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
3、電氣風電:首款自研生產S98超長葉片順利下線
近日,由電氣風電自主研發的S98陸上超長葉片在洮南基地正式下線,風輪直徑長達202米,將用于公司陸上多款半直驅機型,標志著電氣風電在葉片供應鏈的布局進入了新階段。據悉,S98葉片基于電氣風電 “卓刻”產品平臺打造,目前是適配于陸上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核心部件,集成了葉片與整機一體化耦合設計、基于發電量分布的系統尋優、高效輕載的氣動與結構設計等先進理念與技術,使該葉片具備優異的風能捕獲能力。電氣風電在葉片開發過程中,充分考慮產品可制造、可測試、可運輸、可安裝維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確保產品各項指標的優異性能。
二、政策梳理
1、風電場改造升級相關管理辦法印發 老舊換新提速
【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6月1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辦法》提到,鼓勵并網運行超過15年或單臺機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并網運行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風電場應當退役,經安全運行評估,符合安全運行條件可以繼續運營。辦法還指出,并網運行未滿20年且累計發電量未超過全生命周期補貼電量的風電場改造升級項目,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改造升級工期計入項目全生命周期補貼年限。此外,辦法還提到,風電場改造升級后,原并網容量不占用新增消納空間,鼓勵新增并網容量通過市場化方式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