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力(原材料/電力輸送/應用領域)
1、三峽集團閩南外海首個風電場項目開工
2月4日,三峽集團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正式開工。據悉,該項目位于漳浦六鰲半島東南側外海海域,場址面積約22.9平方千米,是閩南外海首個風電場項目,是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設計總裝機容量400兆瓦,投產后年上網電量可超1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萬噸。
2、內蒙海勃灣一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近日,隨著中調并網指令的下達,一陣清脆的合閘聲,內蒙古京海煤矸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火電靈活性改造配套100MW光伏項目(京海100MW光伏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據悉,項目總投資5.02億元,年發電量1.79億千瓦時,年可節標煤5.4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9萬噸。項目的建設對進一步降低能耗、節約資源、促進海勃灣區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3、湖北大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正式開工
近日,中國電建中南院投資建設的國家十四五抽水蓄能規劃重點實施項目——湖北大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順利舉行開工儀式。據介紹,湖北大悟抽水蓄能電站是中南院攜手大悟縣政府在大悟投資開發的第一個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也是革命老區首個抽水蓄能項目。電站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境內,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總投資約28.1億元,預計年發電量為3.6億千瓦時,計劃2026年投產發電。該項目是大悟縣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的重大戰略性、支撐性和關鍵性民生項目。
二、政策梳理
1、上海市發改委發布印發《上海市配電網升級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方案》
【上海市發改委發布印發《上海市配電網升級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方案》】1月31日,上海市發改委發布印發《上海市配電網升級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廣數智化應用。以快速定位故障點、縮短停電時間為主要目標,結合一次網架優化,同步實施配電自動化建設改造,提升配電網主動感知能力。按照“光纖為主、無線為輔”原則,不斷完善10千伏終端通信接入網,提高接入網光纜覆蓋率和業務接入能力,滿足配電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