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風電(原材料/風機零部件制造/風電場)
1、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首批機組并網發電
11月25日,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中廣核山東萊州304MW海上風電項目首批機組順利并網發電,萊州市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位于山東省煙臺萊州市西側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海域,規劃裝機容量304兆瓦,共建設38臺單機容量8.0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是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試驗項目,也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復確定的新能源領域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項目,待全容量投運后,項目可實現年上網電量達10.6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0萬噸,相應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8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約5700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8500噸。此外,每年還可減少大量的灰渣、煙塵排放,以及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2、全球首臺7MW級抗臺風漂浮式風機下線
11月30日,位于東方市的明陽東方高端裝備智造基地首期工程竣工、雙風機設備下線,此次開工的明陽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500MW,將建設成“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立體化海洋能源創新開發示范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為海南提供49.5億度綠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83.4萬噸,對促進海南能源結構轉型和推動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廣東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完成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12月1日,國家電投揭陽神泉二期350MW(兆瓦)海上風電增容項目完成首臺機組并網發電,項目由陽光電源提供11MW海上風電變流器,業內認為,首臺機組并網發電意味著粵東海上風電基地建設邁入新階段。據了解,該項目于2022年5月開工,作為我國首批海上風電平價上網發電項目之一,是國內首個開工建設的單機容量10MW以上風電項目,也是廣東省內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二、政策梳理
1、電力現貨市場新政即將出臺
【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指出,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目標是形成體現時間和空間特性、反映市場供需變化的電能量價格信號,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引導電力長期規劃和投資,促進電力系統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轉型;按照“統一市場、協同運行”的框架,構建省間、省/區域現貨市場,建立健全日前、日內、實時市場;加強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的銜接;穩妥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并與現有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銜接;推動儲能、分布式發電、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和新能源微電網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交易;結合電力市場發展情況和實際 需要,探索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償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