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作為全球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相關配套政策也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完善。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本文對中國原料藥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1、行業政策
2021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建立6000種化學品原料已使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制修訂化妝品標準150項,重點加強風險較高產品和原料技術標準等的研究制定。
2022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十四”期間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行業龍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十四五”期間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25年,創新產品新增銷售額占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的比重進一步增加。提出了醫藥創新產品產業化工程、醫藥產業化技術攻關工程、疫苗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程、產品質量升級工程、醫藥工業綠色低碳工程等五大工程。
2、產量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地之一,據北京研精畢智團隊的調研,2020年化學藥品原料藥產量約為270萬噸,同比增長接近3%,2021年產量提高到31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10%以上。
3、營業收入
受原料藥產量下降影響,處于下游的制藥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原料藥價格上升趨勢明顯。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企業,營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接近4%,2021年營業收入總額達43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8%以上。
4、出口量及出口金額
從出口量看,2017-2019年中國原料藥出口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6%,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原料藥出口量約1100萬噸,2021年增長到1250萬噸左右。出口金額方面,2017-2021年,出口金額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從290億美元增長到420億美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達8%以上,主要是由于全球大宗原材料價格和跨境物流費用的單邊上漲,出口均價上漲驅動。
此外,我國原料藥主要出口到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其中,亞洲是我國原料藥出口最大的地區,占出口總值的47%以上;其次是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占比分別為28%、13%、7.8%、2.6%、0.9%。
5、下游分析
原料藥下游主要應用領域為醫藥制劑,在飼料、保健品、食品等領域也有較多應用。具體來看,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快速發展,其市場規模也保持穩定增長,2021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達到了17300億元。另外,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老齡化印發的慢性病管理需求上升,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迅速,2021年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5000億元。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