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玻璃(原材料/玻璃生產/下游應用行業)
1、新玻新材攜多款玻璃墊片亮相廣州玻璃展
8月4-6日,廣州國際玻璃工業技術展覽會在廣州廣交會琶洲展館成功舉辦,這是本年度玻璃行業首展,同時也是廣東新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行業盛會的首次亮相,新玻新材在展會上展出了泡棉軟木墊、帶膠軟木墊、泡棉EVA墊片、帶膠EVA墊片四大拳頭產品。
2、小米再出手!投資電子玻璃公司 后者注冊資本增至6億
8月8日,醴陵旗濱電子玻璃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4.77億人民幣增加至6億人民幣,增幅約25.87%。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周軍,經營范圍包括光電玻璃、高鋁玻璃、電子玻璃基板、屏蔽電磁波及微電子用材料基板生產、銷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最大股東為上市公司株洲旗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北玻股份:擬合計1.1億元在洛陽、上海設子公司,從事玻璃深加工等業務
北玻股份7月29日公告,公司以自有資金6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洛陽北玻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玻璃深加工設備產品等;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術工業有限公司使用其自有土地、廠房建筑物、貨幣現金出資合計5000萬元,設立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北玻智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玻璃深加工設備、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及自有廠房等的管理、租賃。
二、政策梳理
1、《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落地,“十大行動”有序降碳
【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立足吉林省實際,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碳達峰關鍵期,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7%,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為2030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建立完善吉林省碳排放核算體系,充分發揮統計核算對碳達峰的支撐作用,并健全綠色標準體系;完善財稅、價格、金融政策,加大財政對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的支持力度,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積極推動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做好交易對象核查復核、碳排放權配額發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