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能源(發電設備及組件制造/能源供應/應用行業)
1、中遠海能:間接持股公司簽署LNG運輸項目造船合同及租船合同
7月25日,中遠海能公告,公司間接持股70.71%的兩家單船公司與聯合賣方(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當日簽訂船舶建造合同,約定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兩家單船公司建造2艘17.4萬方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舶,2艘船舶總價約為33.3億元。2艘LNG運輸船舶預期分別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交付。上述兩艘船舶建造完成后,將出租給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租期為自各船交船日起25年。
2、容百科技韓國基地擴產獲批 持續強化全球布局
7月23日,容百科技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韓國政府新萬金開發廳簽發的《2023年度第6次新萬金國家產業園入駐審核委員會審核結果通知》,同意公司在韓國新萬金國家產業園區投資建設年產8萬噸三元前驅體及配套硫酸鹽生產基地。容百科技表示,韓國基地生產的產品符合《IRA法案》中關于合格關鍵礦物相關要求,出口歐美市場可享受關稅政策,有助于加速導入北美、日韓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下游客戶。《通知》的簽發,將為容百科技韓國產能擴建計劃提供適宜的生產用地,加快全球化戰略布局進程,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綜合競爭優勢。
3、國網天津電力公司搭建的電力雙碳中心落地應用
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納入企業2022年度碳排放履約情況公告顯示,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履約。這得益于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搭建的電力雙碳中心為該企業出具了政府認可的年度碳排放核算報告。該中心融合“雙碳”運營服務、能源大數據服務、電力營商環境運營管理、電網建設指揮、企業智庫、媒體融合、電網應急調控、電力應急指揮、“雙碳”技術研發及成果展示、電力交易十大中心功能,是國網天津電力建設電力“雙碳”先行示范區的標志工程,將全方位服務天津市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二、政策梳理
1、上海推進“光伏+港口”“光伏+岸電”場景應用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和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上海交通領域光伏推廣應用實施方案》】6月27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和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上海交通領域光伏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交通領域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確保達到120MW,力爭達到180MW(不含物流倉儲領域),其中港口建設區域為港池、倉庫、河道沿線設施和場所,“十四五”裝機計劃為9.5—15MW;《實施方案》提出,統籌推進實施“光伏+”示范工程。其中在“光伏+港口”工程中,結合港口碼頭既有條件,充分利用港池、倉庫等屋頂或空地,建造分布式光伏電站,為港口提供綠電的同時,探索光伏與岸電結合的可行性;合理規范利用河道特別是港口碼頭范圍內河道沿線設施和場所,探索光伏應用的可行性;在內河運輸船舶開展光伏船體試點,進一步降低船舶碳排放;推進滬東碼頭、冠東碼頭屋頂光伏設施建設;在打造“光伏+岸電”典型應用場景中,《實施方案》提出結合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和光伏建設,通過提供岸電有效解決港區光伏就近消納問題,提高碼頭作業區綠色電力利用率,降低岸電用電成本,減少碼頭作業過程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打造一批綠色節能示范港口、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