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能源(發電設備及組件制造/能源供應/應用行業)
1、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投產發電
6月25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標志著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這也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柯拉一期光伏電站是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場址最高海拔4600米,裝機1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占地2.5萬畝。電站接入距離50公里、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柯拉光伏電站電站首次將全球“水光互補”項目規模提升至百萬千瓦級。該項目通過500kV輸電線路接入50公里外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電站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
2、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容量投產
6月23日,國家電網±800千伏錢塘江換流站雙極高端系統順利完成試運行。至此,我國“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實現全容量投產,預計年送電量最高可達300億千瓦時,顯著提升華東地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白鶴灘水電站是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部分發電量經由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送入浙江。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西起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東到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全長2121公里。去年12月,該工程實現低端投運,初期具備400萬千瓦的送電能力;經過半年的高端建設,如今實現800萬千瓦全容量投產,最大年送電量可滿足12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所需。這些清潔水電可替代燃煤10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19萬噸。
3、全長115.5公里!我國最長深水油氣管道鋪設完工
6月22日,“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二期關鍵控制性工程——直徑20英寸、總長度115.5公里的海底油氣長輸管道鋪設完工。這是我國最長的深水油氣管道,標志著我國深水長輸海底管道建設能力和深水裝備技術實現重要突破。“深海一號”二期工程距離海南三亞約130公里,是我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區域最大作業水深近1000米,從地層里開采出的油氣成分復雜,溫度高、壓力大,常規材質的海管無法滿足生產需要。二期工程總工程師介紹,該條海底管道專門為“高溫高壓強腐蝕油氣流混輸”量身定制,管道設計壓力可達到38.8兆帕,能夠輸送120攝氏度高溫的油氣流,最大壁厚達到38毫米,創造了我國海管壁厚新紀錄。
二、政策梳理
1、寧夏發布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6月1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文件提到,市場化并網項目按照自主調峰的方式,不得占用電網公共消納空間,鼓勵企業自帶用電負荷,增加消納能力;通過自建、合建共享或購買服務等市場化方式落實并網條件,并網條件包括配套新增的抽水蓄能電站、光熱電站、新型儲能等調峰措施,調峰能力按照裝機規模認定;為提升電力消納能力,光伏發電項目需配套建設或租賃適當規模新型儲能設施,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以及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儲能設施。配置比例由自治區能源主管部門組織電網企業根據區內新能源實際消納情況適時調整。原則上儲能設施應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