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光伏(原材料/光伏組件制造/應用行業)
1、總投資超450億元 全球建設規模最大光伏生產基地在陜西開工
6月15日,隆基綠能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50GW單晶電池項目在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452億元,預計可實現每年發電約1330億度,可減少4800萬噸標準煤消耗,進而減少1.0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增加植樹造林422萬畝。據悉,本次開工項目是隆基公司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光伏生產基地,建成后將帶動就業1.5萬人,該項目將采用隆基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電池技術,與行業內通用技術形成代際差距,以技術創新引領全球能源轉型發展。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鞏固提升隆基綠能在行業的領軍地位。
2、維權!TCL中環:參股子公司對通威太陽能及其子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6月15日,TCL中環公告,公司收到參股上市子公司Maxeon通知,因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Maxeon在歐洲疊瓦式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專利。Maxeon的子公司已經采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知識產權,并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對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主張權利。公司控股子公司環晟光伏(江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該疊瓦組件,是國內唯一取得其合法知識產權許可授權的制造商,致力于具有全球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高效疊瓦太陽能組件生產制造。
3、全球首個GW級BC組件訂單花落愛旭 德國Memodo采購1.3GW ABC組件
6月15日,TCL中環公告,公司收到參股上市子公司Maxeon通知,因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Maxeon在歐洲疊瓦式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專利。Maxeon的子公司已經采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知識產權,并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對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主張權利。公司控股子公司環晟光伏(江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該疊瓦組件,是國內唯一取得其合法知識產權許可授權的制造商,致力于具有全球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高效疊瓦太陽能組件生產制造。
二、政策梳理
1、工信部:到2025年建立工業“雙碳”標準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5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指南》指出,到2025年,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針對低碳技術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工業領域行業發展需求,制定200項以上碳達峰急需標準。重點制定基礎通用、核算與核查、低碳技術與裝備等領域標準,為工業領域開展碳評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術支撐。加快研制碳排放管理與評價類標準,推動工業領域深度減碳,引導相關產業低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