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能源(發電設備及組件制造/能源供應/應用行業)
1、贛鋒鋰業擬斥25億元投資建設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研發項目
5月12日,贛鋒鋰業公告,公司于2023年5月12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六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贛鋒鋰電簽署投資協議的議案》,為提升公司鋰電池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份額和研發能力,推動公司鋰產業鏈結構的優化升級,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同意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襄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贛鋒鋰電投資25億元人民幣,在襄陽市投資建設新能源鋰電池生產研發項目。
2、珠海制造!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試運行
5月14日,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香港LNG(液化天然氣)項目成功實現首船卸料和管線通氣,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高香港清潔能源發電比例,香港LNG項目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油工程”)負責工程總承包,主要包括一座導管架形式的雙泊位海上LNG接收站碼頭、一座陸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兩條海底管道,其中,海油工程珠海場地承建了包括組塊、棧橋在內的17個單體建造工作。LNG運輸船在碼頭卸料后進行儲存再氣化后,通過海底管道對接香港兩座大型發電廠,為香港提供穩定、清潔的發電燃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3、廈門鎢業:下屬公司擬與法國ORANO公司設立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及前驅體合資企業
5月15日,廈門鎢業公告,公司下屬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廈鎢新能”)計劃于北京時間2023年5月16日與法國ORANO公司下屬公司(簡稱“ORANO”)簽署合資協議,擬在法國北部港口城市敦刻爾克設立一家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及一家前驅體合資企業;其中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將由公司下屬子公司持股51%、ORANO持股49%,前驅體合資企業由公司下屬子公司持股49%、ORANO持股51%。
二、政策梳理
1、放電量補貼0.3元/kWh 廣東東莞重磅補貼加快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東莞市加快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5月12日,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東莞市加快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其中,支持建設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強化“智能化設備+場景化應用”高效協同。支持用戶側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探索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光儲一體等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對用戶側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經認定后,自投運次月起按實際放電量給予投資主體不超過0.3元/千瓦時補貼,補貼累計不超過2年,同一項目累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