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鋰電(原材料/生產封裝/應用市場)
1、重慶兩江新區將建成國內最大固態電池生產基地
2月7日,搭載贛鋒鋰電三元固液混合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SUV賽力斯-SERES-5計劃于2023年上市。目前,重慶贛鋒2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在建設中,規劃建成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機構預計,半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轉折點會在2024年-2025年,全固態電池將于2030年實現商業化應用。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項目包括固態電池技術研究院、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及電池pack系統三個子項目,將建成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按照規劃,電池產能將達到10GWh,而pack項目的產能也將達到10GWh,同時還可提供包括電芯、模組、BMS及電池包等在內的系統解決方案。同時,該項目還在兩江新區建設國際一流的固態電池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引進高層次人才800多人,新增3000多就業崗位,推動重慶在固態電池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2、總投資100億元!江西江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落戶葉城
2月12日,葉城縣與江西江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簽訂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框架協議。江西江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涉足新能源的企業之一,旗下的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鋰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上市骨干龍頭企業。根據協議內容,該公司將在3年內投資100億元,在葉實施500萬噸鋰礦石采選、5萬噸鋰鹽生產、20萬噸正極材料等3個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后,總產值預計達730億元。據悉,今年以來,葉城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作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圍繞全產業鏈發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3、雄韜股份105億籌建新能源電池產業園 鈉電產能將落地
2月13日,雄韜股份宣布與京山市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105億元投建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公司鈉離子電池產能將在該項目落地。根據協議,雄韜股份計劃投資總額約105億元,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園。選址在永興街道,位于盤堰路以東、輕機大道以南、金穎新材料項目以北、達權公司以西,規劃用地面積約600畝,按滾動開發計劃,分批供地,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生產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儲能市場及5G通訊、IDC數據中心市場。2023年啟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3年(2023-2025年)內完成項目整體建設。
二、政策梳理
1、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2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通知》提出堅決把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扭住碳排放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重點實施“碳達峰十五大行動”。“十四五”期間,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全社會能源資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續提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32%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指標,為全省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