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能源(能源轉化/新能源/應用)
1、海泰新能:與清華大學簽光儲氫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合作協議 支撐我國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2月13日,海泰新能公告,公司與清華大學簽署了《光儲氫系統集成關鍵技術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合作協議》。專項協議合作周期為四年,每年啟動并完成若干項研發項目。重點在光伏儲能變換器、儲能電池管理系統、光伏系統智慧預警運維、高效率制氫系統、光儲氫微網規劃設計技術與能量管理系統等多個領域,合力打造領先的光儲氫系統集成的解決方案,專項協議有效期(2023年-2026年)內,委托方海泰新能向受托方清華大學四年累計提供含稅經費總額為:2000萬元,第一年(2023年):700萬元,第二至第四年(2024、2025、2026年)每年的經費額度分別為5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可根據當年項目任務書略有浮動),第一年至第三年如有未使用完的經費,自動滾動下一年使用。
2、國城礦業擬投資10億設四川國城鋰業 將發力“礦山+基礎鋰鹽”
2月10日,國城礦業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人民幣1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國城鋰業有限公司。該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金屬鋰的制造等,國城礦業表示,公司本次擬設立全資子公司,旨在依托豐富鋰礦資源并發揮原材料供應保障優勢,通過有效延伸鋰電產業鏈落實“礦山+基礎鋰鹽”的發展規劃,有助于公司新能源戰略布局,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有利于在當地形成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該子公司未來的經營情況可能受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和經營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公司將加強對該子公司的資金管理和風險管控,通過專業化的管理努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3、雄韜股份105億籌建新能源電池產業園 鈉電產能將落地
2月13日,雄韜股份宣布與京山市政府簽署投資框架協議,擬105億元投建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公司鈉離子電池產能將在該項目落地,公告顯示,雄韜股份擬投資105億元,建設“雄韜股份鋰電和鈉電產業園項目”。投產后將形成15GWh鋰電池和10GWh鈉電池產能,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儲能市場及5G通訊、IDC數據中心市場。按照規劃,雄韜股份將在2023年啟動一期5GWh鋰電池生產項目,3年(2023-2025年)內完成項目整體建設。
二、政策梳理
1、廣州:提升車規級芯片、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近地化率
【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措施》】2月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實施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發揮好300億元汽車產業及零部件產業發展基金作用,近地化構建“432”汽車產業園區,提升車規級芯片、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近地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