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鋰電(原材料/生產封裝/應用市場)
1、鋰電正極龍頭落戶漢陽,搶占新能源賽道制高點
12月28日,全球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龍頭企業容百集團與漢陽區完成新一體化合作云簽約,在漢陽落地建設容百湖北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及華中區域總部項目,到2030年綜合投資超50億元,一期固定資產投資約18億元,還將在漢陽區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和50億產業投資基金。漢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是在武漢新能源賽道上搶占的一個制高點。依托項目落地機會,漢陽區將持續延鏈補鏈強鏈,“翻新”區域發展動能與活力,助力湖北打造國家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
2、年產5000噸磷酸錳鐵鋰項目正式投產
1月9日,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一期投產典禮暨簽約儀式在項目廠區舉行。該項目于2022年4月開工建設,僅用8個月就完成產線工程建設并正式投產。珩創納米一期項目總投資達3億元,建成后可年產5000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年銷售額可達8億元。后續還將有二期及三期項目投資,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總規模將最終達到年產15萬噸。近期,珩創納米又再度完成逾億元的Pre-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東海岸資本領投,廣發信德、華金投資、英飛尼迪資本等跟投。
3、震裕科技:擬3億元投建鋰電池鋁殼生產項目
1月9日,震裕科技發布公告,擬在江西上饒投資建設鋰電池鋁殼生產項目,投資總額為人民幣3億元。據了解,項目名稱為年產4300萬件鋰電池結構件生產項目。項目新增2條生產線,主要通過自動輥壓、兩端精切和自動清洗等工藝生產鋰電池鋁殼。公司新設全資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擬定名稱為上饒震裕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現尚未設立,其注冊地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等信息未確定,后續以工商登記核準為準。
二、政策梳理
1、昆明市:到2024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昆明市印發《昆明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近日,昆明市印發《昆明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行動方案》明確將充分發揮昆明市資源稟賦優勢和區位優勢,圍繞電芯、電池制造,發展“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梯次綜合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實現全市電池產業“全鏈條、矩陣式、集群化”發展。結合清潔能源、礦產等比較優勢,實現硅碳負極材料、電池輔助材料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國家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和云南新能源電池產業聚集核心區,到2024年新能源電池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