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研究是指以“產業”為研究對象,行業研究是通過深入研究某一產業發展動態、規模結構、競爭格局、產業鏈、空間區域分布以及綜合經濟信息等,為企業自身發展或行業投資者等相關客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目前,產業研究主要集中于細分市場研究和產業內細分產品研究兩方面。
行業研究是重點研究行業過去發展歷程、行業現在發展現狀和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發現與挖掘行業發展階段、主要影響因素及行業內的行業關鍵成功因素等。
一、行業研究的目的
第一類是投資類行業研究,以股票、風險投資等證券市場研究為主,為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這類研究需要了解行業發展周期以及目前所處的階段,分析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有哪些,判斷和預測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發現行業發展價值,揭示行業發展風險,進而提供投資決策依據。
第二類是咨詢類行業研究,以管理咨詢、市場咨詢等為主,為企業的戰略、市場、管理服務為目的研究;
第三類是學術類行業研究,以高校、學術研究機構等為主,為教學及學術等之用。
二、行業研究能提供什么信息
1. 把握行業或細分產品市場宏觀發展狀況,了解行業國內外市場的生產與供求狀況
2. 梳理當前行業最新商業模式和特征,為客戶完善/重構現有的商業模式
3. 分析區域經濟資源,行業現狀,為客戶制定區域發展方向提出有效依據
4. 了解各細分市場的需求滿足程度,尋找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開辟產業市場新藍海
5. 測算不同行業的市場規模或容量,預測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為客戶理清行業發展的機會與拐點
6. 應對行業拐點,捕捉產業機遇,規避客戶發展風險
7. 評估行業競爭格局,研究判斷行業發展趨勢,把握市場動向
三、行業研究的內容
行業研究的內容從簡單點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行業發展歷程:弄清楚行業界定、分類,發展歷程,發展周期,分析行業所處的成長階段和發展方向等;
2. 行業現狀:行業發展概況,市場規模,市場容量,產業鏈,市場供需情況,企業競爭格局,分銷渠道、銷售方式行業發展關鍵因素等,分析行業進入障礙和行業內競爭程度;
3. 行業趨勢:驅動因素分析。
4. 行業環境:行業環境是對企業影響最直接、作用最大的外部環境。
5. 行業組織分析:企業內的關聯性,行業內專業化、一體化程度,規模經濟水平,企業兼并購狀況等。
對行業與市場更為深入的情報研究能夠為公司管理層在決策中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依據。因此,進行充分且深入的行業研究十分重要。
在進行行業研究前,我們首先要明確進行行業研究的目的:是單純地了解行業現狀?還是挖掘商業模式?還是歸納龍頭公司產品線布局?明確目的再進行研究能夠使我們切入要點,切實地為公司/業務提供價值
四、研究方法
1行業研究的基本流程
我們將行業研究分為三個流程階段:
1.行業研究中信息/數據收集方法:
為確保行業研究的深入,我們采取多元化的數據信息收集方法。如果資料搜集過少,直接影響結構化分析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1. 一手信息/數據搜集:實地調研、通過爬蟲對前端網頁中結構化數據的抓取、撰寫定性訪談問卷對B端人員訪談、組織對行業專家的深訪、或產業其他相關人員訪談等;
2. 案頭研究和付費數據:整理和分析第三方機構披露的數據,對所在行業/市場進行分析。
收集到基本信息和數據之后,通過公司內部分析模型,采用結構化的邏輯思維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結構化思維是比較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使我們從大量的信息中歸納出核心要素,通過分析這些要素提煉出觀點和解決方案。
2.行業研究的基本邏輯
在進行行業研究前,我們首先會判斷研究的目標行業位于整個產業發展階段的初期還是后期。對于初期行業來說,由于整體行業的市場格局未定,未浮現出行業龍頭,同時產業初期的公司數量相對較少,所以采用的邏輯是“由下至上 (Bottom-Up) ”的:首先對市場中的公司進行研究,然后再對整體行業進行歸納總結。對于中后期的行業來說,市場格局逐漸形成,行業標桿已經確定,我們研究中后期行業采用的邏輯是“由上至下 (Top-Down) ”:先對行業基本面進行研究,然后再對標桿企業進行研究。
3.行業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和模型
在完成對信息的搜集整理后,就要結合研究目的,對這些信息進行結構化分析。這里用到一些基本的結構化分析框架/模型,前期可通過運用這些分析框架/模型逐漸培養分析的結構化思維。常見的結構化分析框架/模型包括PEST類分析、市場機會分析、競爭生態分析、市場吸引力分析、矩陣分析、行業價值鏈分析等。
PEST類分析
PEST類分析方法 (包括PEST、PESTLIE等衍生分析法) 主要用于宏觀環境分析階段,從政策法規、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技術革新等維度分析宏觀趨勢和環境因素對于行業或者互聯網產品規劃的影響,核心關注點是與行業相關的某一因素變化帶來的機會或者威脅,需要甄別對于產品目標市場/行業的宏觀趨勢以及導致趨勢變化背后的相關因素。針對不同的市場/行業,影響因素可以進行相應的添加或者刪除。
市場機會分析
市場總量和細分市場分析是評估市場吸引力的重要前提。
市場總量分析,即分析市場整體規模及增長情況。數據的來源通常以外部數據為起點,輔以自身的估算推演進行佐證,例如市場營收數據一般來自于上述提到的各種信息獲取渠道。對于難以獲得市場營收的細分市場,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進行預估,例如選擇該細分市場的主導/領先公司,通過調用內部數據、訪談等方式得到其市場份額,使用營業收入除以其市場份額間接估算細分市場規模。
除了了解整體市場規模外,還可以通過分段標注增長率的方式分析市場規模變化趨勢,初步判斷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
市場細分是指通過市場調研,依據用戶需求,把某一產品的市場整體劃分為若干子市場的分類過程,其核心在于細分維度的選取。細分方案沒有正確答案,但需要滿足三個核心前提條件。首先,需服務于明確的目的,通常在產品定位/調研層面,有針對性的細分市場將服務于評估細分市場吸引力、洞察用戶需求、協助設計具體產品形態和模式等幾個主要需求;其次,需可行且有效,即細分市場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化,且細分市場可以達到一定體量;最后,還需要考慮操作性選擇最優方案,根據目的、時長、數據資源決定細分方法和深度。基于這三個前提條件,選出最適合的市場細分方案。
細分市場方案確定后,將對各細分市場的特征、市場份額、盈利能力等進行分析,作為后續市場評估的依據。例如在前期的市場/產品可行性分析項目中,依據XX維度將市場細分為細分市場A、細分市場B、細分市場C……在不考慮競爭因素的前提下,我們優先考慮的將是市場份額最大、增長潛力最大的細分市場。一般而言,成長中的細分市場蘊含機會,衰退中的細分市場蘊含威脅。
競爭生態分析
行業分析中需重點關注的另外一個因素為行業的競爭生態,包括行業競爭壓力、市場集中度、市場所處階段等。常用的競爭生態結構化分析框架/模型有波特五力分析、市場集中度分析等。
市場吸引力評估
在對市場規模、細分市場構成、競爭生態等進行分析后,往往我們需要綜合評估產品所在市場或者擬進入新市場的吸引力,作為決策參考依據。常見的市場吸引力評估指標包括市場/用戶規模、市場/用戶增速、競爭集中度等指標,具體根據不同行業/項目需求確定關鍵維度及權重,對市場吸引力進行定性或定量評估。
矩陣分析
另一種常用的市場分析模型為矩陣分析法。矩陣分析法既可以用來區分行業內各細分市場/競爭對手類型,識別出最有潛力的外部市場或最具威脅力的競爭對手,也可用作企業內部的業務組合分析。矩陣分析法沒有固定的分析維度,具體維度根據不同情況而定。最經典的矩陣分析法為波士頓矩陣法,根據市場吸引力、相對市場份額將市場/業務劃分為四種類型:明星、現金牛、瘦狗、問題市場/業務
行業價值鏈分析
行業價值鏈分析是將行業價值鏈各環節展開,了解行業運作流程,并分析各產品鏈環節的競爭參與者數量、市場規模、盈利能力等狀況,重點關注價值鏈中高利潤區以及對整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環節即戰略控制點,為新業務的上下游延伸或者合作標的的選擇提供參考,例如針對成熟期的產品,在考慮商品變現時優先考慮將價值鏈向高利潤區/戰略控制點延伸,或者與處于核心環節的公司結成戰略同盟,以鞏固現有業務的優勢定位,并挖掘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