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航空航天(零部件/航空器制造/下游應用)
1、NASA 航天器成功撞擊小行星
9月26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 ( DART )”航天器成功撞擊小行星“迪莫弗斯”。“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 ( DART )”航天器于 2021 年 11 月 24 日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射升空,任務是 NASA 首次嘗試在太空中移動小行星,以驗證通過“動能撞擊器技術”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從而保護地球的可行性。據NASA在官網發布的消息,重約 570 千克的航天器當日以約 22530 公里的時速成功撞上名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
2、“鯤龍” AG600M取得重大進展!
9月27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鯤龍”AG600M,以全新消防涂裝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完成 12 噸投汲水試驗。此次試驗的成功,標志著 AG600M 滅火機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的進展,項目研制向實戰化應用邁出了堅實步伐,為后續連續生產、試驗試飛和適航驗證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據了解,作為大型滅火水陸兩棲飛機,AG600M 配置有功能完善的滅火任務系統,可實現地面注水、水面滑行汲水、藥劑預混和多模式投水等多種功能。AG600M飛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水量12噸,最小平飛速度 220 公里 / 小時,航程 4500 公里。該型飛機實現了包括發動機、關鍵機載系統在內的 100% 國內自研和國產配套。
3、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于11月舉行
9月27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經全國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批復同意,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于今年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據介紹,本屆航展立足常態化疫情防控,通過“云推介、云招商、云發布、云簽約”等手段加強國際招展力度,積極擴大航展國際“朋友圈”,同時積極引導商業航天、無人裝備以及國防科技裝備領域的央企下屬企業和民營企業參展,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市場。此外,展商數量、展覽規模均超上屆航展,“陸、海、空、天、電、網”展品更全面,飛行表演、地面裝備演示陣容更震撼,將集中展示我國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領域的尖端技術和創新突破。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第十四屆中國航展期間,恰逢人民空軍成立73周年。空軍將展示現代化戰略空軍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以及遠程戰略投送、空中打擊和無人作戰等能力。
二、政策梳理
1、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的公告》
【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的公告》】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的公告》。公告明確,高新技術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允許當年一次性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允許在稅前實行100%加計扣除。凡在2022年第四季度內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均可適用該項政策。企業選擇適用該項政策當年不足扣除的,可結轉至以后年度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公告還明確,現行適用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75%的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