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芯片通過利用縮微技術,根據分子間特異性地相互作用將分析過程集成于硅芯片或者玻璃芯片表面,從而構成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對細胞、蛋白質和其他生物成分的準確和快速的檢測。近幾年來,中國陸續地出臺政策支持生物芯片行業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生物芯片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未真正地形成產業化,本文重點分析中國生物芯片市場發展現狀、挑戰及市場機遇方面。
中國生物芯片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1、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別為原材料、制造和應用領域
中國生物芯片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原材料行業、中游制造行業和下游應用市場。從上游原材料領域來看,主要包括芯片基片、點樣樣品和探針制備等;中制造行業為基因芯片診斷試劑盒和基因芯片相關儀器等,其市場占比分別達到86%和14%;其下游應用市場包括醫療機構、家庭和第三方診斷外包機構等。
2、國內生物芯片企業技術研發水平不高
目前中國生物芯片企業主要以應用為主,包括體外診斷、CTC細胞捕獲和細胞計數等,其中體外診斷企業的數量最多,約占比75%,以中型企業為主,市場占比為58%左右,注冊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占比約為22%,頭部企業數量比較少。
從產業鏈方面來看,上游原材料企業數量較少,主要表現為技術研發水平不高、技術薄弱和缺乏優勢。
3、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據北京研精畢智的市場調研數據,隨著中國生物芯片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在2019年達到45億元左右,預測到2025年中國生物芯片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80億元,市場容量巨大。
中國生物芯片行業面臨的挑戰
1、生物芯片價格逐漸下調
隨著高密度全基因組芯片的上市,在商業用生物芯片價格逐漸下調的過程中,其生物芯片質量、客戶滿意程度及可信程度將會影響市場波動,也將會加劇我國生物芯片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
2、生物芯片技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在生物芯片技術研究方面,雖然我國生物芯片的綜合學術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在逐漸拉近,但是在生物芯片設計理論體系、集成化檢測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國生物芯片技術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
中國生物芯片行業的市場機遇
1、我國人口數量多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患病人數相對較多,因此基因變異的種類多樣多樣,我國生物芯片行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人口資源優勢,對相關疾病的基因診斷和治療研究進行基因芯片方面的研究。
2、國內GDP和科研投入水平增長
在我國生物芯片的產業化進程中,隨著國內GDP和科研投入水平的快速增長,同時在國內外醫學領域需求的帶動之下,我國生物芯片行業將會迎來良好的市場機遇。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