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制藥是國內大部分藥企業務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隨著集采持續推進,仿制藥價格大幅降低,重復、低端仿制藥將逐步被市場淘汰或被優質產品替代,首仿、難仿及改良型新藥將成為仿制藥市場未來的增長點。
一、中國仿制藥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1、華海藥業
華海藥業創立于1989年,是我國醫藥國際化的先導企業,是中國首家通過FDA制劑質量認證并自主擁有ANDA文號的制藥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國實現規模化制劑銷售的中國制藥公司。在仿制藥方面,早期公司共有7個仿制藥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 華海藥業方面表示,公司在“十四五”發展期間,將集中優勢資源,促進原料藥+仿制藥(特別是國內仿制藥)的高速發展,堅持不懈推動“生物藥+創新藥”業務,實現“仿+創”業務并舉的戰略轉型。
2、華東醫藥
華東醫藥是一家集醫藥研發、制藥工業、藥品分銷、醫藥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醫藥公司。公司在研產品管線豐厚,其中3類仿制藥15個涉及領域包括抗腫瘤、糖尿病、抗凝血、抗感染等多個類別。2022年上半年華東醫藥營業收入為181.98億元,同比增長5.93%。
3、恒瑞醫藥
恒瑞醫藥主營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日前,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稱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關于環磷酰胺膠囊的《藥品注冊證書》。審批結論顯示,經審查,恒瑞醫藥環磷酰胺膠囊符合藥品注冊的有關要求,批準注冊,發給藥品注冊證書。批準的適應癥為“適用于成人和6歲及以上的兒童,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瘤(AnnArbor分期Ⅲ期和Ⅳ期)、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細胞性淋巴瘤(結節性或彌漫性)、混合細胞型淋巴瘤等多種惡性腫瘤及癌癥。”2022年上半年恒瑞醫藥營業收入為102.28億元,同比下降23.08%。
二、中國仿制藥行業發展前景
1、一致性評價政策推動仿制藥結構調整
2016年以來,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深刻影響仿制藥格局。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將獲得多方面的政策鼓勵,包括在招標采購中可與原研藥同組競爭,加速替代原研;無法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可能逐步退出市場。一致性評價的推進,系我國藥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與行業標準統一規范之有利舉措,此舉將促進產業集中度提高。2020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做好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受理與審評,通過完善醫保支付標準和藥品招標采購機制,支持優質仿制藥研發和使用,促進仿制藥替代。不斷完善的行業政策有益于提高行業標準與藥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優質制藥企業的經營創造了健康、良好的環境與體制保障。
2、罕見病用藥需求高加速行業發展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導致罕見病用藥需求是發達國家的近百倍之多,而罕見病用藥價格昂貴,大部分家庭難以負擔。而目前中國仿制藥市場中設計罕見病的仿制藥生產缺口較大,一些藥品的生產跟不上需求,整體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我國因罕見病帶來的仿制藥市場潛在容量較大。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