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社會,虛擬偶像是近幾年才悄然興起的一個亞文化現象。隨著國內二次元產業的發展,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的融合越來越成熟,偶像的形態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某個人物特質。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或物在虛擬世界中出現,這些虛擬世界中的人也可以和真人一樣說話、做肢體動作,甚至可以像真人偶像一樣唱歌、跳舞,虛擬偶像就此誕生。
一、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環境
1、行業政策支持
2021年10月,廣電總局發布《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面向電視節目研究虛擬形象合成技術,包括2D形象的合成、3D虛擬形象的驅動、虛擬引擎構建、語音驅動、動作捕捉、面部表情捕捉等技術,提升節目制作效率及質量;同時探索短視頻主播、數字網紅、直播帶貨等虛擬形象在節目互動環節中的應用。同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突出科技創新在推動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深度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
2、市場IP價值高
虛擬偶像的IP價值不斷被發掘,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能力強勁,商業應用領域業十分廣泛。比起打造真人IP的難度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品牌更愿意投資虛擬偶像,或者自主創新打造自家品牌專屬虛擬偶像代言人。虛擬偶像在與用戶互動過程中,能夠將品牌理念傳遞給用戶,從而為品牌創造無限的商業價值。
3、粉絲經濟發展
雖然選秀節目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是粉絲群體仍在壯大,并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一定程度上講,虛擬偶像是新興的養成系偶像,虛擬偶像并非是個人化的,其背后的整個團隊在把關著虛擬偶像的發展,一旦粉絲對某個人設產生厭倦,他們便可以重新賦予一個新的特點,“塌房”概率幾乎為零。粉絲經濟目前正呈現情緒化的態勢,粉絲開心了,就消費了,虛擬偶像與粉絲之間的粘性業隨之增強。
二、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競爭格局
1、普及率
隨著虛擬偶像商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虛擬偶像的普及率也得到了提升。根據北京研精畢智團隊的調研,約有六成以上的消費者知道什么是虛擬偶像,由15%以上的消費者非常熟悉并且有喜歡的虛擬偶像。另外有將近20%的消費者不太清楚這個行業。
2、企業布局
目前我國虛擬偶像相關企業整體較少,格局未明。嗶哩嗶哩、騰訊、愛奇藝、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在虛擬偶像領域均有布局。嗶哩嗶哩、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借助自身優勢,以虛擬偶像演唱會的方式實現了內容破圈。騰訊依托自身產業鏈,滲透到網劇、電影、動漫、游戲等多個領域。2020年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游戲還推出了虛擬男團無限王者。阿里巴巴發揮電商優勢,以虛擬主播拓寬了直播帶貨的應用場景。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的相關報告,同時研精畢智還提供細分市場調研、行業研究報告、市場調研報告、客戶委托項目調研和個性化調研等各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