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時代都有偶像,從小虎隊到快樂男(女)聲,從NINEPERCENT到THE NINE,多年來,中國偶像市場從受眾審美、造星模式、星粉關系等都發生了重大轉變。伴隨著視頻平臺和內容的發展,中國偶像產業加速迭代,基于數字技術誕生的虛擬偶像,在今天也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本文由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對中國虛擬偶像產業進行剖析。
一、中國虛擬偶像行業概述
1、行業定義
虛擬人是通過繪畫、建模等人工技術創造出的虛擬人物形象,虛擬偶像是進行偶像活動的虛擬人,擁有自己的虛擬設定和作品產出。
2、產業鏈
產業鏈上游為偶像打造,主要包括一站式企業、運營企業、技術企業,同時還包括個人虛擬偶像、個人畫師與個人建模師;中游為內容投放,主要包括:視頻平臺、社交網絡、傳統媒體與音樂平臺;下游為衍生變現,主要商業品牌、實體周邊、演出平臺與虛擬周邊等。
3、分類
根據視覺風格,虛擬偶像可分為二次元和超寫實兩種風格。二次元虛擬偶像的視覺風格偏向動漫風格,超寫實虛擬偶像更類似真人。在此分類基礎上,二次元虛擬偶像可分為2D和3D風格,超寫實虛擬偶像可繼續分為虛實結合和純CG風格。
4、制作流程
虛擬偶像制作流程保羅虛擬形象構思,美術加工環節,3D建模綁定等。首先,制作者需要構思出一個可能會被觀眾喜愛的虛擬形象,接著對其進行加工,賦予虛擬偶像樣貌、聲音、形態和人設等方面的特點,然后通過3D建模方式,為虛擬偶像建模,為實時驅動奠定基礎。不過虛擬偶像的制作成本十分高昂,從構思到3D建模綁定環節,將花費數十萬乃至百萬余元。
5、發展歷程
以洛天依為首的虛擬歌手的出道,標志著虛擬偶像商業化道路的開始。2017年起我國虛擬偶像行業步入發展階段,B站陸續出現一些虛擬UP主,但比起海外,我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稍顯遜色。如今我國虛擬偶像行業整體呈現高速發展階段,與二次元文化盛行的日本差距逐漸縮小,中國虛擬偶像人氣高漲。
二、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現狀分析
1、市場規模
2020年以來,虛擬偶像行業在國內市場中頗受歡迎。據北京研精畢智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虛擬偶像行業市場規模不到35億元,同比增速接近70%。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至60億元,同比增長約80%。預計在2022年我國虛擬偶像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億元。
2、帶動市場規模
目前,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產業已經延申到手辦、唱片、漫展等周邊市場。2020年我國虛擬偶像帶動周邊市場規模約650億元,同比增長70%,2021年帶動市場規模增長至1100億元左右,同比增增長了約66%。預計在2022年有望達到1900億元。
3、市場份額
當前,虛擬偶像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版權、廣告代言和演唱會等。其中,版權的市場份額最高,占比約60%,版權的收入主要包括音樂創作、出演影視作品、周邊產品等。其次是廣告代言,占比約30%,包括品牌代言和直播帶貨活動。近幾年真人明星的塌房事件接連出現,品牌方直言“傷不起”,虛擬偶像越來越成為代言人的最佳選擇。例如美妝品牌花西子的同名虛擬偶像“花西子”,肯德基的“上校”。虛擬偶像演唱會舉辦起來相對困難,演唱會占據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將近10%。
4、用戶規模
虛擬偶像的支持者多為泛二次元用戶,隨著諸如封神榜系列等國漫的崛起,我國泛二次元用戶數量也不斷增加。2020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約為4億,2021年增長到4.3億。
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是一家專業化市場調研公司,專注為國內、國際客戶提供市場調研服務,幫助公司識別當前的市場發展趨勢,發現需要解決的業務問題,協助企業降低業務風險,并提供有價值的細分市場數據,幫助客戶在市場上獲得相對于商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主要業務:市場調研報告, 客戶委托調查項目、行業研究報告、定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