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支付是一種可以通過與銀聯或者網聯對接促成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在我國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的持續發展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增長,在北京研精畢智的市場研究報告中,其公開數據顯示在2021年國內第三方支付對經濟滲透率達到75%以上,中國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第三方支付行業覆蓋率最高的國家,因此研究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現狀具有重要的意義。
1、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量不斷上升
從行業整體上來看,近幾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根據研精畢智的市場分析數據,在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量約為8281億筆,較上年同比增長了約14.9%,到2021年增長至10293億筆左右,市場增速達到約20%以上。
從市場交易金額方面來看,由2016年的99萬億元提高至2021年的356萬億元左右,年平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36%以上。
2、消費類市場交易占比穩步增長
在我國第三方支付的市場結構方面,隨著線下二維碼支付的出現,帶動了消費類市場交易占比穩步增長,在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結構中,移動消費類市場占比約為24.6%,轉賬類市場占比約為75.4%,個人應用和移動金融類市場占比呈現下降的趨勢,預計第三方支付市場將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3、支付寶、財付通占據市場領頭地位
在2020年中國第三方移動交易規模的市場份額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其市場占有率達到56.2%和31.6%,行業內的競爭程度激烈,壹錢包和快錢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51%和0.39%,其他應用占比約為10.3%。
4、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需求帶動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
目前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主要包括C端用戶及B端中小微企業,據研精畢智調研,在2021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3215.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了約41%,隨著中小微企業對線上和線下經營模式逐漸發展,對數字化升級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產業快速發展。
5、政策賦能、加強行業規范運行
為了支持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比如2021年央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引發{2021}259號)》,其中對條碼支付納入了監管范圍,對個人收款條碼的使用規范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其次2021年3月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規定支付機構間開展合規合作產生的備付金劃轉應當通過符合規定的清算機構辦理等。
北京研精畢智預測隨著移動支付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將會加快從PC端向移動端的轉移速度,從而刺激中國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增長,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210萬億元。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