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生物農藥市場滲透率預計突破20%,頭部玩家效應凸顯
一、中國土地種植面積穩定,為生物農藥的發展提供了良性土壤
2009年國土資源部提出“保經濟增長、保耕地紅線”行動,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護的紅線不能碰。近10來年,在制度加持下我國農作物種植面積幾乎不變(2020年168百萬公頃),不過農作物產量(2020年243百萬噸)增長15%,原因是隨著農業由小規模化農業向自動化農業轉變,同時家庭承包和家庭農場數量明顯增加,農作物生產效率每公頃提升0.19噸。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研精畢智梳理
二、生物農藥的滲透率不高,目前仍然是化藥為主導
“路漫漫其修遠兮”正是生物農藥的現階段特征。整體來看,現階段生物農業處于發展初期,市場滲透率不足5%,化藥仍是市場的主導,研精畢智測算結果顯示, 2022年生物農藥的市場規模為200億元,然而化學農藥的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元。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技術壁壘、消費者接受度都存在較大的限制,目前生物農藥的推廣效果仍舊不理想。
三、生物農藥是國家大勢,2030年生物農藥滲透率達到20%
生物農藥的發展被寫入國家級規劃中,生物農藥的發展成為國家戰略高度。
?
資料來源:研精畢智研究
《十四五規劃》提出:積極穩妥推進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加快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因地制宜集成應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3%以上。
“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是加快農藥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必須加強前瞻性思考和系統性謀劃,立足農業綠色發展和重大病蟲防控需要,創新思路、完善政策、強化支撐,著力構建現代農藥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農藥國內供給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優化生產布局,開發推廣高效低毒農藥替代高毒高風險農藥,推進綠色化、智能化、連續化生產,著力打造農藥產業升級版,培育大企業,創響大品牌。
四、國家展示多拳手,力推生物農藥持續滲透
國家及各地政府針對生物農藥在戰略指導、研發支持、縮短登記、補貼、示范先行等多項措施鼓勵生物農藥的發展。
戰略指導方面:完善農藥風險評估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實施化學農藥減量替代計劃,統籌實施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到2022年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行動,建設300個綠色防控示范縣,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以上。
研發支持方面: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其中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為100%;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對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予以500萬元以下免稅、500萬元以上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允許企業新購入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一次性在稅前扣除等。
縮短登記周期方面:生物農藥新農藥可在一年內完成多地藥效試驗;植物源農藥、微生物農藥和部分生化農藥可減免殘留試驗;生物化學農藥減免所有環境歸趨試驗及21項環境毒理試驗;微生物農藥減免19項環境毒理試驗;植物源農藥減免3項環境歸趨試驗及17項環境毒理試驗。
補貼方面:安排專項資金,在蔬菜、果樹、茶葉等園藝作物主產區開展高效低毒化學農藥、生物農藥示范,探索補貼模式和推廣機制。結合重大病蟲統防統治中央救災資金等項目的實施,扶持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和農民使用生物源農藥。
示范先行方面:果菜茶先行:在果菜茶優勢產區,開展果菜茶全程綠色防控示范,大力推廣以生物源農藥為重點的綠色防控技術模式。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先行:充分利用重大病蟲統防統治中央救災資金、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支持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優先采購生物源農藥,開展統防統治服務,逐步提高生物源農藥使用比例。示范縣先行:安排資金25億元,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選取300多個縣,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將生物源農藥作為主推技術之一,集成推廣標準化技術模式,促進大面積增產增效、提質增效。
未來滲透率會達到多少呢,研精畢智建立數據模型,測算結果為2025年滲透率達到10%;2025-2030年,技術成熟后,滲透速度加快,市場滲透率2030年達到20%。
?
資料來源:研精畢智研究
具體來說,不同產品的滲透率有所不同,不同作物的滲透率也有較大差別,研精畢智已經梳理出不同產品不同作物的滲透率內容。
?
資料來源:研精畢智研究
五、生物農藥企業數量眾多,初步呈現梯度效應
在政策的強驅動下,許多企業陸續進入生物農藥行業,據研精畢智梳理,2022年生物農業的市場玩家在300家左右。按照產品來看,市場玩家分為生物防治類和植物調節類。生物防治類市場占據整個生物農藥的80%左右。
整個生物農藥市場呈現小而散的特征,市場高度分散,但頭部玩家(如科諾、聚立信…)正在通過多種方式建立壁壘。研精畢智將生物農藥市場劃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為頭部企業,企業數量10~20之間,占據整個市場份額的20%~30%左右。這類玩家進入市場較早,且積累了較強的資本優勢。除此以外,當地的作物特點和政府的當地政策傾斜給這些企業帶來一定利好。雖然玩家致力于跨地區市場拓展,但多數玩家的業務集中在本地地區。
第二梯隊為腰部企業,企業數量達到200家左右,占據市場份額的50%以上。這類玩家進入市場的時間較短,多數依靠生物農藥產品難以盈利,采用自研和代加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業務拓展。
第三梯隊為尾部企業,企業數量50~100家,占據市場份額的10%~20%。這類企業近兩年進入生物農藥行業……
?
研精畢智還進行哪些生物農業的研究呢:
1.生物農藥產品分布及玩家分析
2.生物農藥的銷售策略分析
3.生物農藥的市場推廣策略分析
4.生物農藥競爭分析
5、生物肥料的行業分析
……
若您想了解更多生物農業的信息或者報告,請聯系010-53322951或者info@www.zgwfggxx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