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球益生菌管理及法規
中國:于2019年發布了最新的征求意見稿,對益生菌定義發生了變化、活菌數要求發生了變化、可食用益生菌菌株要求發生了變化。
美國:通常,益生菌食品若要進入美國市場,必須獲得FDA的GRAS認證或NDI認證。美國對于聲稱的管理分為含量聲稱、結構/功能聲稱及與降低疾病風險相關的健康聲稱,相應的要求也趨于嚴格。
歐盟:QPS生物制劑清單(List of microorganisms with QPS status)首次發布于2007年,其后由BIOHAZ小組(EFSA Panel on Biological Hazards)進行評估并每年動態更新。
日本:日本主要將益生菌的監管納入以下兩個體系:FOSHU(Foods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s)和FFC(Food with Functional Claims)。
二、特殊益生菌菌株技術發展趨勢
第一,活菌藥物行將突破。2020年8月10日, Seres公司宣布了旗下腸道微生物組藥物SER-109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可有效減少艱難梭菌感染復發風險。
第二,非細菌非活菌產品被更廣泛關注和應用。隨著科學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意識到人體微生態系統中的真菌、古菌、噬菌體等非細菌成員也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三、國際貿易環境影響
目前,全球經濟波動較大,大多數國家都采取了刺激經濟的措施,特別是日本、歐洲、澳大利亞以及資源提供國,如俄羅斯、中東、巴西等。另一方面,政治因素,如政府繼承,安全擔憂,貿易爭端,國內就業,甚至地區軍事危機,總是影響經濟活動,國家對國家,公司對國家。所以它需要我們以深刻的洞察力,分析前景,規避風險,把握機會,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