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鋰電池(原材料/鋰電池材料/鋰電池)
1、贛鋒鋰業擬55億元投建兩大鋰電池產線
8月30日晚間,鋰礦龍頭贛鋒鋰業公告稱,公司擬以不超過35億元,投建年產6GWh新型鋰電池生產項目。子公司贛鋒新鋰源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20億元,投建年產20億只小型聚合物鋰電池項目。另外,公司擬將贛鋒鋰電在江西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年產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建設規模提高到年產10GWh,在重慶兩江新區的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及先進電池研究院項目,建設規模提高到年產20GWh。
2、中創新航發布“OS高錳鐵鋰電池”
8月28日,中創新航正式發布One-Stop高錳鐵鋰電池(基于中創新航2021年WNEVC 發布的One-Stop平臺進行了新的結構創新、材料體系創新而來,簡稱“OS高錳鐵鋰電池”),據悉,這是全新的電池技術,全球首發,一方面是OS結構創新的2.0版本,一方面是首個行業內產業化的高錳鐵鋰電池。具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續航、低成本等特點,此外,中創新航據稱還將陸續發布350Wh/Kg的高鎳多元電池、4C快充電池,6C快充圓柱電池以及400Wh/Kg的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型體系電池。
3、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開工
8月28日,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在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00億元,這是宜昌截至目前投資規模最大的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該項目占地4500畝,主要生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子類電池、PACK模組等系列產品,規劃鋰電池產能150GWh,其中一期產能40GWh。項目投產后,將形成集電池及模組制造、能源管理系統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大型新能源鋰電池生產基地。
二、政策梳理
1、上海臨港自貿區推廣燃料電池重卡和通勤客車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8月26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政策》)。根據《政策》,上海將支持臨港新片區加快打造氫能產業發展高地,加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政策對重卡、通勤客車的支持力度,支持臨港新片區加快推廣應用燃料電池重卡、通勤客車等,上海將引導新增或更新的通勤客車選用燃料電池車輛,優先支持臨港新片區擴大燃料電池通勤客車的應用;支持建設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運營平臺,鼓勵探索融資租賃等商業模式創新;支持洋山港區、東海大橋等區域開展氫能示范應用,加大氫能在港口固定式裝卸機械設備、流動式裝卸運載設備和水平運輸車輛等多個場景的覆蓋,推進港區加氫站規劃建設,建設領先的綠色、智慧氫能綜合性示范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