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交通運輸(客、貨、乘用車等交通運輸工具及電力石油等能源物資/公路運輸服務/工、農、制造業,化工、消費品、旅游等領域)
1、權威發布|1航5軌10高17線!聊城發布“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聊城市人民政府發布了《聊城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這是聊城市第一部綜合交通運輸五年規劃,也是全面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規劃。9月1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與聊城市經濟社會、產業功能相匹配,與空間布局和生態環境相適應,對外綜合交通骨架網更加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邁上新臺階、運輸服務品質實現新提升、支撐保障更加有力,“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1座現代化、立體化、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現高速鐵路、民用航空雙突破;建設快速交通網、骨干運輸網、基礎服務網3大網絡;布局京九、德-聊-單、濟鄭、魯中-聊邯長、聊-濟-青“兩縱三橫”五大通道,逐步形成“東引、西拓、北融、南聯”的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基礎設施方面,加快建設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主骨架,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運輸服務方面,優化客運體系,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創新城鄉客運發展模式。行業治理方面,完善平安交通、綠色交通、數字交通、行業管理“四個體系”,從推動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完善“大交通”規劃體制機制、加快推進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加快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2、中國交通產業經濟年會舉行!這些大咖為 “新交通”發展劃重點
8月31日,為進一步推動交通產業跨省、跨界互聯互通,構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交通生態體系,8月29至31日,由中國公路學會、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主辦的“中國交通產業經濟年會暨第五屆中國交通投融資年會”在江蘇南京成功舉辦。推進“高速大腦”數字治理及智慧決策,江蘇交控率先布局智庫建設,“創新實踐方面,江蘇交控將在三個領域重點發力。”具體包括,一是攻關數字基建新科技,二是創建數字交通新示范,三是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智慧高速建設亦離不開數字化關鍵技術,華為成立華為智慧公路軍團為公路的業務場景尋找最合適的技術,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堅持“平臺+生態”的發展戰略,聚焦ICT基礎設施,運用原子能力和根技術,將公路的“建管養運”服務全生命周期的場景與數字技術相融合,聯合生態伙伴共同打造場景化的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產業提升安全效率與體驗。新基建與低碳發展助力“綠色交通”,一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并不是與原來工業化基礎設施完全脫節,是有機融合。二是低碳綠化基礎設施。三是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和低碳綠化。傳統基礎設施存量也要進行改造,在此基礎上,以數字化、智能化、低碳綠化賦予其新的功能。投融資多元化“帶飛”交通可持續發展,“未來,交通基礎設施的通行能力、智能化服務水平須進一步提升,道路樞紐服務區建設等仍需要推進。只有加大交通投融資改革力度、盤活存量資產,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3、四川兩家科普基地入選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
8月30日,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聯合公布了第二批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名單,由交通運輸廳、科技廳聯合推薦的川藏公路博物館和西南交通大學陸地交通防災減災科普基地成功入選,實現我省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零的突破。此次全國共有20個交通運輸科普基地成功入選,涵蓋公路、水路、軌道交通等領域,其中,四川省和江西省均有2家科普基地入選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川藏公路博物館和西南交通大學陸地交通防災減災科普基地,對進一步提升全省科普基地整體水平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二、政策梳理
1、交通運輸部:保障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 支持經營主體依規開展包車業務
8月31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快構建發展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農村客運穩定運行的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持續鞏固拓展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成果,保障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要在群眾居住分散、出行需求不足的偏遠地區,進一步規范區域經營、預約響應式農村客運服務,確保服務易獲取、群眾可接受。要針對趕集日、農忙等重點時段和農民工務工返鄉等集中出行需求,通過加密農村客運服務頻次、開通季節性線路和定制線路等方式,逐步構建完善農村群眾日常出行有效覆蓋、重點時段專項保障的農村客運出行服務體系。要加大農村客運“放管服”改革力度,支持農村客運經營主體依規開展包車業務,提供日常班線客運為主、包車客運為補充的綜合服務。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加強與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的溝通,積極搭建平臺,推進農村客運與貨運物流、郵政快遞、供銷等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