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科技(原材料/制造運輸/應用市場)
1、商湯科技:AI賦能自然資源,傳統科技煥發新活力
8月16日,以“推進時空信息新基建 開拓數字經濟新藍海”為主題的2022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在安徽合肥召開。商湯科技作為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其自主研發的智能遙感解譯SenseRemote系列產品在會議上全面亮相,也吸引大量業內人士駐足、交流。據介紹,商湯自主研發了涵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用途管制、耕地保護、執法監督等應用的智能遙感解譯綜合產品解決方案,以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化解譯和信息挖掘能力,賦能自然資源綜合管理的主要流程。目前,商湯智能遙感解譯綜合產品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多地成功助力自然資源的綜合監管應用。
2、中星微技術星光智能三號芯片榮獲創新成果獎
7月28-30日,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上,中星微技術研發的智能處理器星光智能三號芯片榮獲產業創新成果獎。據了解,星光智能三號芯片采用國產自主技術,是一款具有低功耗、超高清、NPU、加密等獨特優勢的新一代高算力雙模SVAC+H.265芯片(GB/T 25724-2017《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簡稱“SVAC”標準)。星光智能三號芯片包含多個億級晶體管的處理內核,在“多模融合”智能計算架構和“多核異構”處理器上微架構創新的基礎上,為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開辟了一條新思路。
3、“院士天團”齊聚江西,共商數字經濟發展
8月16日上午,“數字經濟背景下江西電子信息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南昌召開。據悉,中國工程院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領導將出席此次會議。中國工程院鄔賀銓、于全、丁文華、樊邦奎、陸軍、張平、蘇東林、孫凝暉、吳劍旗、姚富強等10位“院士天團”將就數字轉型與企業發展、網絡架構、復合宇宙技術、無人機產業、信息系統科技產業、數字技術與6G網絡、電磁兼容與電磁安全、算力基礎設施、雷達與自動駕駛等多個前沿領域發展方向進行廣泛、深入地研討和交流,為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二、政策梳理
1、鄭州市印發《鄭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鄭州市印發《鄭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8月15日,鄭州市下發《鄭州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將支持企業組建場景創新實驗室,圍繞氫能源汽車電池、智能傳感器、北斗+時空大數據、區塊鏈金融安全、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開展場景實測,驗證商業模型。推進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試驗區建設,圍繞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應用、智慧城市等領域,征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開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舉辦場景大賽、場景發布大會、場景技術論壇等活動,引導優質創新型企業發揮自身技術創新優勢,參與創新場景建設。推動應用場景建設中驗證成功的創新產品(服務)在全市推廣,加快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