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碳纖維行業應用領域廣泛,碳纖維是一種無機纖維材料,其中的碳含量在90%以上,被譽為新材料之王,是全球新興戰略產業發展必需的重要支撐力量之一,根據北京研精畢智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碳纖維行業的主要市場份額主要被美國和日本國家所占據,下面詳細研究全球碳纖維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市場產能主要被日本和美國企業所壟斷
從全球碳纖維市場產能的角度來看,主要被日本和美國的企業所壟斷,2018年全球產能約為15.5萬噸,其中美國生產3.73萬噸,占比約為24%,日本生產約2.91萬噸,市場占比19%。從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日本企業在全球小束絲碳纖維市場中占比58%,在全球大束絲碳纖維市場中,日本和美國共同擁有約76%的市場生產能力,處于市場主導地位,其中以日本Zoltek和德國SGL兩家企業為主,分別占比49%和33%。
二、碳纖維復合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和體育休閑用品三大領域
由于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質量輕、高強度、高模量和耐高低溫等特性,目前被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和體育休閑用品三大領域,隨著碳纖維行業的不斷發展,在這三個領域的市場占比呈現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總需求達到26.23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突破9.95%,其中航空航天領域的需求量約為2.31萬噸,工業領域達到22.01萬噸。
三、PAN基碳纖維為主要工業化產品,應用領域最廣
根據北京研精畢智的數據統計,目前PAN基碳纖維為主要碳纖維的工業化產品,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力學性能,應用的領域最廣,占據全球碳纖維市場總產量的90%以上,其中包括小絲束碳纖維和大絲束碳纖維。
四、細分領域市場需求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從全球碳纖維市場需求來看,2018年市場需求總量約為9.26萬噸,在其細分領域中,風電葉片需求量約為22000噸,汽車零部件為8200噸,航天國防約11700噸,其他工業和體育休閑分別為5300噸和40600噸,其中以汽車零部件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最高,約為33%。
五、中國碳纖維行業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隨著我國高端碳纖維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行業總體向生產規模化和穩定化發展,企業逐步向下游高附加值的領域布局,目前已經攻克了國產T300級碳纖維、T700級碳纖維和M40石墨纖維等領域的技術難關,達到國際水平,并且逐步實現了工程化生產,具備了下一代纖維研發的技術基礎。
從整體碳纖維市場供需情況來看,主要生產和消費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碳纖維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比較晚,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碳纖維市場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