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碳纖維(生產材料/設備提供商/應用產品)
1、北京寶冠助劑有限公司5.2億元碳纖維產業鏈項目落戶吉林經開區
中國日報網5月22日,北京寶冠助劑有限公司總投資5.2億元的年產3萬噸碳纖維原絲油劑、6000噸上漿劑、3萬噸環氧樹脂生產線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吉林市作為中國碳纖維產業“搖籃”,是科技部認定的全國唯一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也是碳纖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大絲束碳纖維及制品研發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發展,吉林市圍繞關鍵助劑、基體樹脂、終端制品等碳纖維產業鏈,形成了較好的產業基礎和競爭優勢。此次北京寶冠與吉林化纖開展合作,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原絲油劑等關鍵助劑及高性能樹脂的國產化,對于吉林化纖降低碳纖維生產成本及有效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將起到重要作用。該項目達產后,每年可實現產值30億元。
2、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常維平:“一代材料一代裝備”
5月23日青海日報,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聚合車間主任 常維平:“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新材料產業是實體經濟及制造業發展的基礎,應充分發展第三代材料——以碳纖維為代表的復合材料。把碳纖維用到新能源產業,通過新能源生產的“綠電”再反哺到各環節的生產,形成良好的清潔能源“綠色循環”,助力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
3、太鋼碳纖維:材料出新 技術迭代
5月23日消息,中國寶武太鋼集團加大綠色鋼廠建設力度,成為鋼鐵行業首批全流程超低排放A級企業。鋼科公司目前已建成三期全流程碳纖維生產線和四期碳纖維先進復合材料生產線,形成碳纖維與復合材料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材料急需。今年,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上,由鋼科公司TG800碳纖維制作的雪車和雪車頭盔驚艷亮相,產品市場占有率和企業影響力持續提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激勵我們加快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碳纖維生產基地。”太鋼鋼科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常春報說,去年建成的三期項目可年產1800噸高端碳纖維,目前已具備批量供貨能力。到“十四五”末,鋼科公司將實現年產高端碳纖維6000噸,遠期達到萬噸產能。
二、政策梳理
1、工信部發改委新政策出爐,涉及國產碳纖維未來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4月21日,《意見》指出,一要提升產業鏈創新發展水平;二要推動纖維新材料高端化發展;三要推動纖維新材料高端化發展;四要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五要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規模以上化纖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化纖產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穩定,行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80%,綠色纖維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學纖維和可降解纖維材料產量年均增長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