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影像設備是利用各種不同媒介作為信息載體,將人體內部結構重現為影像的各種儀器,其影像信息與人體實際結構有著空間和時間分布上的對應關系,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經歷了從放射診斷到影像診斷,再到影像信息綜合分析診斷的過程。
醫學影像設備產品綜述
醫學影像設備可分為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和其他醫學影像設備,大型影像診斷設備主要包括X線成像類(CR、DR、DSA等)、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核醫學類(PET-CT、PET-MR等),其他影像設備主要包括超聲成像設備和醫用內鏡。
全球及中國醫學影像設備競爭情況分析
1、DR產品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其國產化率高
DR因成像效果好,成像效率高、速度快等優勢,已經在臨床應用上取代了CR和傳統X線機,中國DR廠商數量較多,規模普遍偏小,萬東是中國DR領軍企業,安健、邁瑞緊隨其后。DR產品技術壁壘在醫學影像設備中相對較低,國產DR處于中低端水平,進口DR壟斷高端市場。
2、國產DSA在中國市場滲透率較低
DSA屬于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技術門檻高,國產品牌在中國市場滲透率低,整機價格高達數百萬,部分機型單價高達千萬,有DSA購買能力的醫療機構數量有限,DSA市場基本被美國通用、飛利浦、西門子壟斷,因DSA通常配合介入手術使用,對硬件以軟件要求較高,臨床審批較為復雜,中國廠商極少,僅有萬東醫療、樂普裝備、TCL、東軟公司有DSA生產能力,但技術水平與整機性能與進口產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3、CT本土品牌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整體國產化率不高
在CT領域,高端設備具備很高的技術壁壘,跨國巨頭技術優勢領先,產品線齊全,國產產品與國際領先產品技術存在差距,且普遍缺乏核心零部件生產能力,導致可生產高端CT產品的國產品牌較少,64排CT市場主要參與者為美國GE、飛利浦、西門子、東芝等進口廠商,國產廠商僅有東軟、聯影等具備高端CT生產能力。
4、MRI產品和超聲,中低端產品本土廠商逐漸提升市場份額,但高端產品進口依賴性強
MRI設備的全球市場發展趨勢是向著高場強和低場強兩極化發展,全球市場上,超導MRI逐漸成為主流產品,超導MRI以西門子、GE、德州儀器、日立等公司產品為主,低場強產品的中低端市場已經完成國產化替代,但永磁性MRI成像質量不高,成長性較低。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