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影像設備是利用各種不同媒介作為信息載體,將人體內部結構重現為影像的各種儀器,其影像信息與人體實際結構有著空間和時間分布上的對應關系,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經歷了從放射診斷到影像診斷,再到影像信息綜合分析診斷的過程。
一、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規模及預測
涵蓋DSA、GXR、MRI、超聲及CT細分市場,2016-2020年,中國主要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由338.3億元增長至514.3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1.0%。2021E-2025E,未來五年,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發展、醫學影像技術進步及疊加國產化進程加速,將成為驅動行業市場規模擴張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主要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將以9.7%的年復合增長率繼續增長,到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上升至815.0億元。
二、產業鏈全景
產業鏈上游,核心電子器件與國際巨頭相比,偏向中低端化生產,導致毛利率較低。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產品同質化嚴重,供應量充足,行業較為分散,價格上對設備生產商影響較小。
產業鏈中游,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總體起步晚于歐美發達國家與地區,高端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臨床高端醫療設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但基層市場空間廣闊疊加疫情刺激背景下,國產品牌迅速崛起,中低端醫學影像設備憑借高性價比優勢進口替代明顯。
產業鏈下游、行業下游設計各級醫療機構與衍生服務機構,各級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遠程影像平臺及獨立影像中心。
三、細分市場技術與產品
平板探測器是DR的核心裝置,本土廠商多采用全球采購模式生產DR。中國具備DSA生產能力的廠商有萬東醫療、樂普裝備、TCL醫療,其中,僅有東方可采用一體化生產模式。在CT領域,高端設備具備很高的技術壁壘,跨國巨頭技術優勢領先,產品線齊全,國產產品與國際領先產品技術存在差距。
四、市場驅動因素與發展趨勢
醫學影像設備在臨床各科應用廣泛,不同醫學影像設備因成像原理差異,在不同科室臨床診療應用各有優勢,是輔助臨床診療的重要手段。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的迅速擴張將增加對醫學影像設備的采購與更新需求,進而加速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的規模增長。技術進步是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高端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可以滿足重大疾病進行早期診斷的需求。
人工智能醫學影像應用前景廣闊。在臨床工作流程中,可為醫生提供輔助,有助于形成更準確的評估。中國利好國產醫學影像設備政策拼出,醫用醫療設備國產化率繼續提升,民營醫院大型設備配置將加速。“安徽模式”招采對全國大型醫療設備有示范作用,集采降費、器械國產化浪潮不可逆。
五、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CT、MRI、超聲和PET等影像設備高端產品三大巨頭GPS市占率超70%,技術壁壘較高,本土廠商差距較大。但在部分中低端產品,邁瑞、聯影、東軟及萬東等中國國內領先的生產廠商占比高,且國產化率加速提升。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