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金融(基礎服務層/通用技術層/場景應用層)
1、第31家!建信消金獲準開業 注冊資本72億
5月31日,建設銀行發布公告稱,近日,建行收到《北京銀保監局關于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該行控股子公司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建信消金”)已獲準開業,根據開業批復,建信消金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2億元,由建設銀行、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其中,建設銀行持股比例為83.33%,隨著建信消金的獲批,國內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也隨之增至31家。
2、致遠互聯再度簽約中證金融公司 協同賦能智慧運營
6月2日消息,致遠互聯再度簽約中證金融公司,自2017年起,中證金融公司便與致遠互聯展開合作,依托COP協同運營能力,實現門戶管理、綜合辦公、HR管理、會議管理等一系列重要業務的流程建設和管理數據可視化,階段性建設成果顯著,本次雙方的再度攜手,將重點打造資產“管理+監督”雙向協同模式,實現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高效維保、便捷管控,為中證金融公司數字化建設之路持續增添動能。
3、首期農業科技金融高端對話在京舉辦
5月30日,由國家農業科技創新投資聯合體主辦的首期農業科技金融高端對話在京舉辦,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齊聚一堂,共商推動農業領域“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興旺出席活動并致辭,會議指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創新。要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暢通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聯動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充分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和產業振興的支持作用,促進科技成果及時產業化,形成“資金鏈賦能創新鏈、創新鏈提振產業鏈、產業鏈支撐資金鏈”的正向循環和螺旋式上升的良好發展格局。
二、政策梳理
1、江蘇出臺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若干意見 要求避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江蘇省政府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5月20日,江蘇省政府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要穩步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圍繞“數實融合第一省”建設,精準對接智能制造融資需求,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意見》要求建設完善省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加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歸集和應用力度,創新征信產品和服務。探索“以信促融”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對誠信企業不隨意抽貸、斷貸、壓貸,引導制造業企業珍惜信用,不惡意欠息、不逃廢債務,積極營造良好的區域信用環境。降本方面,鼓勵銀行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提供無還本續貸、比例還貸等服務。充分利用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引導金融機構開發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專項信貸產品,為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