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帶動了農業等行業的蓬勃發展,與全球市場相比,中國細胞農業行業起步略晚,從2009年開始逐步進入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已經有多家企業在細胞農業產業中進行布局,提高了其市場化程度,與此同時當前政策方向致力于推動各類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為細胞農業行業發展提供了基礎。
1、行業政策
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迭代升級,降低傳統養殖業帶來的環境資源壓力。
2022年8月,教育部發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到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產業新業態,面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新農科人在培養引導性專業。
2、市場規模
受益于我國農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細胞農業等新興領域的市場規模不斷上升,據XYZ-Research的市場調研資料,近幾年我國細胞農業市場規模實現了逐年增長,截至2021年底,全國市場總規模達42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6.2%,2022年細胞農業市場規模進一步上漲至5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9.1%,在細胞農業領域技術研發進程的不斷加快之下,細胞農業市場規模有望不斷提升。
3、投融資情況
目前我國已經有多家企業在細胞農業產業中進行布局,最新整理的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細胞農業投融資金額達4億元,同比下降60%,融資事件為15起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起,到2022年行業投融資金額上升至14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250%,融資事件達到20起,較2021年增加5起。
4、細分市場
根據對中國細胞農業市場結構的分析,目前我國細胞農業市場主要以植物細胞產品為主,近幾年其細分市場的投融資規模占比逐漸升高,2021年末,植物細胞產品融資規模占比達65%,遠高于其他兩者,其次為動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產品融資規模市場占比分別為20%和15%,預測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我國細胞農業市場結構將逐步趨于穩定。
5、區域分布
從中國細胞農業行業區域分布情況角度來看,整個產業鏈中的企業呈現集中化分布態勢,特別是在廣東、北京和浙江等地區和省份的代表性企業分布數量相對比較多,截至2021年末,廣東省、北京市和浙江省的細胞農業企業數量占比分別為22%、16%和12%,此外其余省份有少量的企業分布,但是整體來看數量均較少。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