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氨(synthetic ammonia),指由氮和氫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從焦爐氣中回收副產外,絕大部分是合成的氨,目前合成氨的主要方式有天然氣制氨、重質油制氨、煤(焦炭)制氨。以煤炭、天然氣等能源物質為主要原燃料,生產工序復雜,生產條件高溫高壓,燃料及動力消耗量大,生產過程用能多,碳排放強度大。
一、中國合成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市場產量
根據北京研精畢智團隊整理的調研數據顯示,與全球市場的變化趨勢相同,近幾年中國合成氨市場產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由2019年的4500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4800萬噸左右,年平均增長率約為3.3%,隨著國內農業和工業等領域的需求量不斷上漲,將會帶動我國合成氨行業逐步進入轉型發展期。
2、市場銷售額
從國內合成氨市場銷售額角度來看,截止到2019年末,中國市場合成氨銷售額達1000億元以上,到2020年市場銷售額增長至1200億元左右,同比提高20%,受國內經濟水平不斷上升的影響,根據北京研精畢智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合成氨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800億元以上。
3、細分市場
現階段我國工業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相應提高,為合成氨行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需求來源,目前我國合成氨細分市場包括液氨和氨氣,2019年兩者的銷量分別為3200萬噸和1500萬噸左右,占國內合成氨市場總銷量的66%和34%。
4、產能分布
從產能分布分析,中國合成氨產能分布較廣,除北京、上海、西藏等地區無生產企業外,其他省市均有多家合成氨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中南、西南及華北地區,以山東、河南、山西、四川、河北、湖北、江蘇等省為主。
二、中國合成氨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1、農業剛需推動
隨著中國人口不斷增長與耕地面積的萎縮,“人多地少”的矛盾持續突出,農業生產的化肥要求促進中國合成氨行業持續不斷發展。
2、過剩產能壓縮推動行業發展
中國合成氨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逐漸得到緩解,行業利潤空間開始逐漸提高,由此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3、智能化生產
隨著5G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熟,中國合成氨企業也將實現智能化生產,即搭建好過程控制系統(PCS)、生產執行系統(MES)及企業資源計劃(ERP),進一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4、生產裝置轉變
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可開展綠色低碳能源制合成氨技術研究和示范,優化合成氨原料結構,加快綠色能源生產氨技術研究,生產裝置則會向大型化、低耗能和清潔生產等方面改進。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