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醫藥(原料藥/醫藥研發制造/醫藥流通)
1、光玥生物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近日,上海光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近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所得將用于公司新一代產品管線的推進和布局、負碳合成基地的建設,以及人才團隊的發展。基于自身技術平臺,光玥生物構建了全球領先的光合細胞工廠庫,使得藥物成分、化工原料和可降解材料等,都可以用二氧化碳來定向制造,實現成本大幅下探。目前,光玥的重點領域是功能活性原料、保健營養和可持續農業,已經實現光驅動合成生物平臺從研發到應用的生態閉環,建立了櫻花素、麥角硫因、和雙去甲氧基姜黃素等多條業務管線。
2、中國首個mRNA疫苗納入緊急使用
3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石藥集團發布公告表示,集團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在中國納入緊急使用,用于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獲得緊急授權使用的mRNA疫苗產品,代號SYS6006。該產品采用先進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具有生產能力更強,工藝重現性更好,容易實現放大和規模化生產的優點。該產品質量一致性好,所有送交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批次樣品檢驗結果均合格;且產品穩定性好,可在2-8°C長期貯藏。
3、萬孚生物擬對外投資普譯生物,瞄準第四代測序技術賽道
3月22日,萬孚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3000萬元投資北京普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完成后,萬孚生物將持有標的公司6.25%股權。萬孚生物表示,此次投資將加速推進標的公司納米孔測序儀產品的商業化應用,同時滿足公司戰略布局和產業發展需要,有利于培育萬孚生物新的業務增長點,擴大公司影響力,符合上市公司中長期的戰略規劃。據公開資料,普譯生物是一家專注于新一代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產業化的高科技企業,目前普譯生物已經掌握著多個具有商業化潛力的納米孔蛋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孔蛋白優化技術,在蛋白篩選與突變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國內商用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研發的第一梯隊。
二、政策梳理
1、重磅文件發布!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3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意見》分階段提出了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目標: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意見》提出提出發揮信息技術支撐作用。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面向醫療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進互聯網、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應用,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交換與保障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