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力(原材料/電力輸送/應用領域)
1、全國首座220千伏“遠程巡檢全艙式”變電站投運
2月28日,中國能建安徽院設計的安徽蚌埠臨港220千伏變電站試點工程投運。該變電站是全國首座220千伏“遠程巡檢全艙式”變電站。項目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境內,本期建設2臺180兆伏安主變、6回220千伏出線及8回110千伏出線,終期建設3臺180兆伏安主變。工程投運后,可提升滁州鳳陽地區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為當地硅工業基地重點用戶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
2、新疆若羌熱電聯產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
3月5日,中國能建浙江火電承建的新疆若羌熱電聯產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工程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新建2臺350兆瓦超臨界空冷供熱深度調峰機組,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規劃鐵路+汽車來煤系統,計劃2024年6月投產。浙江火電中標為A標段1號機組主體設備安裝等工程。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保障新疆若羌地區及該公司在若羌的20萬噸/年工業硅項目電力、熱力供應,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有效改善若羌區域基礎設施和電力供應現狀,增加地方財稅收入和就業機會,帶動若羌多種產業的發展,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3、首臺國內制造的535兆瓦聯合循環重型燃機項目開工
日前,由中國能建廣東火電承建的首臺國內制造的535兆瓦聯合循環重型燃機項目——廣東華電惠州東江2臺535兆瓦燃機熱電主體工程舉行開工儀式,并完成項目第一罐混凝土澆筑,標志著項目全面進入主體工程建設階段。項目位于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東興片區,項目為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機組,同步建設配套熱網工程。廣東火電負責2號機組設備安裝、調試,以及機力通風塔等公共附屬建筑、安裝工程。據介紹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發電量32.66億千瓦時,年供熱量471.6萬吉焦,能有效保障惠州仲愷東江科技園及周邊區域電力供應,有效降低冷熱用戶的用能成本。
二、政策梳理
1、國家能源局: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見》】2月2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出,電力企業要建立電力可靠性全過程管理機制,加強專業協同,形成覆蓋電力生產供應各環節的可靠性全過程管理機制。發電企業要加強燃料、蓄水管控及風電、光伏發電等功率預測,強化涉網安全管理,科學實施機組深度調峰靈活性改造,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減少非計劃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