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氫能(制氫/儲氫、運氫和加氫/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源車)
1、隆基氫能堿性制氫裝備新品正式發布
2月14日,隆基氫能在北京面向全球發布全新一代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ALK Hi1系列產品,據介紹,LONGi ALK Hi1系列產品基于降低直流電耗布局,在直流電耗滿載狀況下可低至4.3kWh/Nm3。為適應更高利用小時的制氫場景,其ALK Hi1 plus產品在直流電耗滿載狀況下可低至4.1kWh/Nm3;在2500A/㎡電流密度下,可低至4.0kWh/Nm3,截至目前,LONGi ALK Hi1系列產品已完成實證測試,按照國標GB-32311-2015,性能表現經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已達制氫系統一級能效。
2、長城未勢能源配套的“新長征 1 號”氫能重卡首批交付 20 輛:采用 110kW 燃料電池發動機
2 月 15 日消息,據長城汽車發布,由未勢能源配套的首批 20 輛 “新長征 1 號”氫能重卡交付河鋼工業技術公司,在唐山港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該氫能重卡示范運營項目,由未勢能源與長征汽車、河鋼工業技術共同打造,項目整體規劃投運 200 輛,首批投運 20 輛,核載 49 噸,單程運輸距離約 100 公里,主要服務于河鋼集團及上下游客戶新能源運輸業務,本次投運的 20 輛“新長征 1 號” 氫燃料電池重卡,由長征汽車與未勢能源聯合設計、聯合開發,并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保障,其中兩大核心動力系統(110kW 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車載 1680L / 40kg 儲氫系統)及關鍵核心零部件,均由未勢能源自主研發、生產,系統具備高效率、高集成、高耐久、低氫耗、高安全等技術特點,且補能速度快、續航里程長,運輸過程中“零碳排”。
3、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用
2月15日消息,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用,該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升級而來,每天可產出1000公斤99.999%高純度氫氣。該制氫裝置占地面積小、項目建設周期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綜合考慮制、儲、運成本,相比加氫站傳統用氫方式成本可降低20%以上,將成為我國低成本加氫站的示范樣本,引領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該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升級而來,每天可產出1000公斤99.999%高純度氫氣。該制氫裝置占地面積小、項目建設周期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綜合考慮制、儲、運成本,相比加氫站傳統用氫方式成本可降低20%以上,將成為我國低成本加氫站的示范樣本,引領我國氫能產業發展。
二、政策梳理
1、上海臨港 2023 年工作要點:制定氫車補貼細節、氫能管理辦法
【上海市臨港區管委會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 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2023 年工作要點》】2 月 8 日,上海市臨港區管委會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 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2023 年工作要點》,在氫能方面,《要點》指出:加快發展氫能產業,聚焦中日(上海)地方合作發展示范區建設,以關鍵材料和裝備為核心、應用場景為帶動,發展氫能產業。制定《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綠色新能源發展若干規定(暫名)》。爭取氫能產業質量基礎設施平臺落地; 加快氫能供應設施建設。建成投運廣祥路油氫合建站,啟動正茂路油氫合建站和萬水路加氫站建設及制加氫一體站前期研究工作;擴大氫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制定氫燃料電池汽車購車補貼操作細則。擴大氫能源汽車在公交、中運量、養護作業車的應用規模,推動新增公交車輛全部實現清潔能源化;加強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重點針對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氫能源等新興產業配套建設的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制定出臺管理辦法和制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