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風電(原材料/風機零部件制造/風電場)
1、中國石油首座風電場全容量并網
近日,吉林油田華僑風電場A6風機實現并網發電,它的順利投產,標志著中國石油首座風電場全容量一次并網成功。華僑風電場是吉林油田四大風電場之一,屬15萬千瓦自消納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建設規模30兆瓦。據了解,華僑風電場是中國石油第一個自消納全容量并網的風電場。
2、100MW新型漂浮式平臺完成詳設
近日,由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伙伴(CIP)開發的North Sea 100MW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迎來里程碑,其基礎平臺已完成詳細設計。據悉,這款基礎名為TetraSub,由Stiesdal Offshore研發,是TetraSpar系列漂浮式基礎的第二款,其第一款基礎已用于3.6MW的TetraSpar漂浮式樣機,目前正在挪威MetCentre海上測試中心測試。根據CIP的計劃,100MW項目將于2026年建成。
3、山東昌邑成立全國首個海上風電監測觀測站
由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和三峽新能源山東昌邑發電有限公司聯合建設的國內首座海上風電生態環境監測觀測站——“昌邑海上風電場監測觀測站”日前掛牌成立。據了解,昌邑海上風電場監測觀測站依托昌邑海洋牧場與三峽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而建,目前已建有2套在線監測觀測設備,還將建設3套,進一步完善監測觀測參數,實現對海流、波浪、溫度、深度、濁度、鹽度、營養鹽、葉綠素、溶解氧、pH值、水下噪聲以及海洋生物、鳥類多樣性的在線監測觀測。昌邑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昌邑北部萊州灣,是山東省首個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該項目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0MW,安裝50臺6MW風電機組,設置一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2023年1月份發電量已達到8300萬千瓦時,預計全年發電量將突破1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超過30萬噸,將積極促進昌邑“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助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昌邑樣板”。
二、政策梳理
1、云南曲靖市能源局發布《關于曲靖市新能源發電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曲靖市能源局發布《關于曲靖市新能源發電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2月8日,曲靖市能源局發布《關于曲靖市新能源發電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為切實加快新能源發電項目推進,盡快完成并網發電、發揮效益,曲靖市全力推進全市總裝機976.1萬千瓦、總投資523.53億元的75個在建風電、光伏項目建設,確保2023年完成并網350萬千瓦,完成投資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