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能源(能源轉化/新能源/應用)
1、寧德時代:擬不超 238 億元加碼電池回收業務
1 月 29 日,寧德時代公布了 2023 年首個大項目——計劃投資不超過 238 億元建設新材料項目,直指鋰電材料及回收業務。公告稱,為了推動公司鋰電池材料及回收業務發展,并保障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公司擬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邦普循環)在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 238 億元,據公告,寧德時代上述項目的主要內容包括建設具備 50 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該基地規劃的用地面積約 2965 畝,項目建設期為 4 年。
2、隆基綠能西咸項目規劃產能調高至29GW 將全面導入HPBC電池技術
近日,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2021年度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西咸樂葉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變更為西咸樂葉年產29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以下簡稱“西咸項目”),上述項目電池工藝將導入公司自主研發的HPBC高效電池技術,HPBC全稱為混合鈍化背接觸電池,目前量產效率突破25%,疊加氫鈍化技術的PRO版本效率達到25.3%。”上述負責人稱,“基于該項電池技術,公司推出組件新品Hi-MO6,在發電模擬中較PERC產品平均增益達到10%。”
3、國投招商領投贛鋒鋰電 支持固態電池研發及產業化
1月30日,國投招商宣布完成對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電”)的投資,支持公司加大對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和產業化步伐,力爭突破鋰離子動力電池安全性的行業性難題,據悉,贛鋒鋰電是全球鋰行業領軍企業贛鋒鋰業的控股子公司,產品覆蓋動力、儲能和消費市場,在新余、東莞、寧波、蘇州、惠州、重慶等地設有研發和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二、政策梳理
1、國家鐵路局等部門: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
【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1月30日,國家鐵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 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企業反映突出的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需求,明確鐵路支持政策,規范鐵路運輸服務,加強鐵路運輸管理,強化鐵路運輸安全監管,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用和鐵路運輸綠色低碳優勢,積極鼓勵開展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業務,不斷提升鐵路運輸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安全暢通,促進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車物流成本、助力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