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力(原材料/電力輸送/應用領域)
1、全球最大規模“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紀實
2022年12月28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由三峽集團牽頭,聯合內蒙古能源集團建設的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先導工程開工建設。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引領下,三峽集團開啟了讓荒漠化土地變身新能源綠洲的奮進之路。據了解,項目規劃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包括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改擴建先進高效煤電裝機400萬千瓦,配置多尺度、多型式儲能約400-600萬千瓦時,通過集中式、規模化開發新能源,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
2、湖北咸寧新能源發電突破100萬千瓦
1月3日,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正式并網發電,這意味著咸寧市新能源發電突破100萬千瓦。據了解,華潤赤壁日曜3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位于赤壁市黃蓋湖鎮,占地面積7000余畝,采用“光伏+水系治理+生態養殖+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相結合的“光伏+”模式。預計年發電量46135.3萬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3.0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3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13萬噸。
3、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建成
1月5日,我國首個全息數字電網在江蘇建成。通過采集輸變電設施的物理數據,技術人員在網絡云端構建了一個數字孿生電網,全面提升了電網的智慧運檢水平。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對億千瓦級負荷大電網進行全息數字化呈現。據悉,這張虛擬電網覆蓋了10萬公里架空輸電線路、28萬座輸電桿塔以及地形地貌地物等數據,將真實電網在數字空間以數字孿生的方式,一比一三維立體還原和數字化全景呈現。
二、政策梳理
1、寧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寧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近日,寧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電力中長期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為進一步支持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升級和清潔低碳轉型,2023年方案提出允許電力用戶以年度用電量的25%為基準與新能源企業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賦予云計算和風電發電機生產,多晶硅、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儲能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水制氫生產等新興產業綠色電力的應用優先權,與新能源交易比例可提高至50%,同時還可以通過綠電交易進一步將綠色用能比例提升至100%,實現零碳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