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油(原料/加工制造/應用領域)
1、山西首座中石化石油重卡換電站投入運營
2022年12月30日,中國石化山西石油與國家電投啟源芯動力合作建設的山西首座重卡換電站在長治石油關村加油站建成投入運營。該站的投入運營,將有效減少重卡燃油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對推進交通領域節能減排起到積極的作用。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站采用頂部吊裝式換電結構,換電站上部是8個電池工位,從司機掃碼更換電池開始,到更換完成僅需5分鐘時間,每天可滿足168車次換電需求。相對于傳統充電模式,能有效解決重型卡車充電車位稀缺、電池容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問題,是重卡電動化能源快速補給的有效解決方案。
2、陜西延長石油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700萬噸
1月2日,從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獲悉,該集團2022年油氣當量突破1765萬噸,同比增長5%以上,油氣當量首次突破1700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據了解,2022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原油產量1148萬噸,同比凈增14.21萬噸,實現連續16年千萬噸以上穩產;天然氣產量75.6億立方米,同比凈增4.2億立方米,近10年年均增長超過148.5%。
3、我國最大油氣田年產油氣突破6500萬噸
2022年12月31日,我國最大油氣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全年生產油氣當量突破6500萬噸,達到6501.55萬噸,創造了國內油氣田年產油氣最高紀錄。這是長慶油田2020年突破6000萬噸之后,實現的又一歷史性跨越。據了解,長慶油田已成功開發35個油田、13個氣田,累計為國家貢獻油氣當量超8.9億噸,在保障國家油氣能源安全中發揮“壓艙石”作用。2022年,長慶油田建成規模超千萬噸油氣產能,全年投產油井2210口、氣井2338口,新增日產原油6170噸、天然氣3100萬立方米,油氣產量較2021年凈增長256.92萬噸。
二、政策梳理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文件中提出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電網安全和智能化水平,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完善電網主網架布局和結構,有序建設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重點工程,積極推進配電網改造和農村電網建設,提升向邊遠地區輸配電能力。優化煤炭產運結構,推進煤礦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優化建設蒙西、蒙東、陜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提高煤炭鐵路運輸能力。加快全國干線油氣管道建設,集約布局、有序推進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車船液化天然氣加注站規劃建設。大幅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建設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統籌推進現役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提升煤電清潔高效發展水平。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