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我國不斷加快“新基建”的建設步伐,為信息通信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光通信作為其中的重要設施,國內已經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同時也推動了光通信器件行業的發展。
1、行業政策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到加快5G網絡建設,推進千兆光纖接入網絡廣泛覆蓋,加快推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部署,推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寬帶擴容。
2022年1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惠普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2、市場產量
從光通信器件的市場產量方面來看,2020年我國光通信器件市場產量達9720億只,較上年末同比增長15.1%,2021年光通信器件市場產量超過12310億只,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2590億只,同比增長26.6%,北京研精畢智初步預計到2022年我國光通信器件市場產量將有望突破15000億只,同比增長21.9%。
3、市場規模
隨著國內“新基建”建設的逐步落地,帶動了光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光通信器件的市場規模也在持續增長,據北京研精畢智的市場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光通信器件行業市場規模為65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4%,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至762億元,同比增長16.3%,基于市場需求的持續提高,預測未來一段期間內中國光通信器件行業市場規模將以15%以上的增長率增長。
4、5G基站建設數量
在國家提出加快5G網絡建設的背景下,將會需要更大的數據傳輸容量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從而對光通信器件的需求將會提高,根據北京研精畢智的最新數據,截止到2021年末,國內5G基站建設數量達到120萬個以上,較上年末的70萬個同比增長71.4%。
5、成本結構
在光通信器件市場成本結構方面,TOSA、ROSA和尾纖的成本占比相對較高,2021年約在47.6%、31.4%和12.8%,其次是結構件和濾光片的成本占比分別為3.2%和2.4%,其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合計為2.6%。
6、市場進出口
2017-2021年,我國光通信器件行業整體呈現出口大于進口的現狀,并且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斷上升,市場進口額由2017年的11.6億美元下降至2021年的11.4億美元,年均降速達0.4%,相比之下市場出口額的增長幅度較大,由2017年的42.5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62億美元左右,年均增速達11.5%。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