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力(原材料/電力輸送/應用領域)
1、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新能源項目開啟全面建設
11月30日,“隴電入魯”配套華能慶陽600萬千瓦新能源示范項目首臺風機成功吊裝,這標志著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基地新能源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該項目總投資超400億元,規劃總裝機600萬千瓦,其中風電450萬千瓦、光伏150萬千瓦,年發清潔能源電力將超14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00萬噸。該項目將于“十四五”中期與隴電入魯整體工程同步建成投產,將有效助力國家雙碳戰略實施。
2、湖南常德蒙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送電投產
12月6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湖南承德蒙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3號主變完成5次全壓沖擊,整站站用系統均成功帶電,標志著該工程成功實現送電投產。據悉,該工程包含本期和遠期主變壓器4臺、220千伏線路4回、110千伏線路4回。項目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夾山鎮,于2022年3月1日正式開始施工,工程歷時9個月,比合同計劃工期提前一個月投產。項目部在建設中強化全過程、全要素管控,推行機械化、智慧化建設新要求,踐行綠色建造新理念,最終實現如期、高質、高效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3、江西贛州首座“一鍵順控”220千伏變電站順利投運
12月6日,贛州電網首座“一鍵順控”智能變電站——220千伏筠門嶺變電站順利投運。據了解,筠門嶺220千伏輸變電工程位于會昌縣,歷時一年,本期安裝180兆伏安變壓器1臺,新建線路長度43.77公里。該變電站的投運優化了贛州東南部22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提高了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據悉,“一鍵順控”新技術的成功應用是國網贛州供電公司積極推進“兩個替代”的具體實踐,大幅提高了變電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加快電網數字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該工程獲評為國家電網公司“現代智慧標桿工地”。
二、政策梳理
1、四川省電源電網印發發展規劃,加快建設光伏發電基地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 】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文件明確主要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備較強抗風險能力的電力系統。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6560萬千瓦,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占比從77.8%、15.9%、4.6%、1.7%調整為64.1%、16.6%、6.0%、13.3%,電源多能互補、水火互濟能力顯著增強。省調機組季以上調節能力水庫電站達40座、裝機2392萬千瓦,新建成氣電項目裝機容量850萬千瓦以上,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12個,“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和涼山州風電基地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