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能源(能源轉化/新能源/應用)
1、隆基綠能代表中國光伏產業打破全球硅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11月19日,全球光伏龍頭隆基綠能對外界宣布: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中國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異質結(HJT)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6.81%,打破了塵封5年的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紀錄。據了解,此次突破世界紀錄的隆基綠能高效晶硅異質結電池研發團隊從2021年6月至今,不斷打破并刷新原先的硅異質結電池世界紀錄,從25.26%提升到26.81%,實現了一年四個月的時間里絕對值增加了1.55%的奇跡。尤其是在一個多月時間內,隆基綠能就分別以26.74%、26.78%、26.81%“連中三元”,刷新硅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再次印證了隆基綠能持續聚焦科技研發,推動產業進步的決心。而這種成熟的技術和全硅片大面積的世界紀錄在整個光伏技術開發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2、中國電建貴州公司簽約遼寧遼陽2.5GW新能源開發協議
11月17日,以“暢通開放通道、共享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22年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沈陽市舉行。貴州工程公司作為新能源建設領域領軍企業受邀參會,并與遼陽市政府簽訂2.5GW新能源工程項目開發協議。貴州工程公司高度重視遼陽市2.5GW新能源項目,積極聯合各參與方多次到遼陽燈塔市考察省市新能源產業政策和資源情況,促進項目落實落地。接下來,公司將發揮新能源開發建設經驗和優勢,投入優勢人力和機械資源,派出經驗豐富的履約團隊,主動協調相關設計、設備、金融企業,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嚴格安全文明施工,嚴格質量工藝水平,快速有序推進項目履約,如期實現項目并網發電,為服務地方經濟和綠色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3、天津首個百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迎來建設高峰期
近日,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鹽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迎來建設高峰期,該項目是天津首個百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水上光伏發電、水面蒸發制鹵、水下鹽田生物”的立體循環生態模式,打造“綠色能源+特色鹽業+舒適旅游+健康休閑”一體化的經濟運營體系。“鹽光互補”是利用“光伏+”的形式,在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的同時,配套發展曬鹽、鹽田生物等其他產業。“鹽光互補”地點通常選在沿海地區,面積寬廣,陽光照射充足,溫度高,沒有樹蔭和建筑的干擾,適合光伏產業發展。
二、政策梳理
1、兩部門發文保障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為保障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通知》提出,指導鋰電企業結合實際和產業趨勢合理制定發展目標,在關鍵材料供應穩定、研發創新投入充足、配套資金適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時因需適度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產業區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發展和惡性競爭,建立創新引領、技術優先、公平競爭、有序擴張的發展格局。同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查處鋰電產業上下游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維護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