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5G網絡建設的持續推進,微波行業不斷帶動人類社會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在此行業背景之下,全球微波行業需求不斷增加,微波管(microwave tube;microwave valve)微波管又稱超高頻管,20世紀50年代以來,它的應用已迅速擴展到微波中繼通信、衛星通信、電視廣播、導航、能量傳輸、工業和民用加熱、科學研究等方面,本文由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旨在深入探討全球及中國大功率微波管行業的各個方面。
一、全球及中國大功率微波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市場產能
在大功率微波管的市場產量方面,據北京研精畢智的數據,2020年全球市場產量約15.68萬件,較上年的14.62萬件相比增長了7.25%;到2021年全球產量增長至16.80萬件,與2020年相比提高了7.14%,預測到2022年全球大功率微波管市場產量將有望增加至18.15萬件,同比增速達到8.04%。?
2、細分市場
從全球大功率微波管的細分市場來看,主要包括速調管、磁控管、行波管等類型,在2021年三者的市場產量分別約為3.46萬件、4.56萬件和7.79萬件,其他類型的產量約為0.99萬件,占比分別為20.6%、27.14%、46.34%和5.9%。?
3、重點企業
北京研精畢智調研,2021年Thales Group的產量占比最高,約為25390件,其次是CPI和L3 Technologies(Stellant)的產量分別為19709件和16993件;NEC、成都國光和南京三樂的市場產量分別為16206件、3782件和3614件,其他企業的產量均低于3000件以下。?
二、全球及中國大功率微波管行業動力學分析
1、驅動因素
微波組件在軍用領域主要用于雷達、通信、電子對抗等國防信息化裝備上,而且微波組件也就是射頻部分的價值占比越來越高,屬于軍工中的成長性子領域;另外,在民用領域,主要應用在無線通信、汽車毫米波雷達等方面。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業務的蓬勃發展,使得用戶對無線通信服務的體驗速率、流量密度、時延、能效和連接數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無線技術的變革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需求,更高頻率微波波段的引入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目前擁擠的帶寬波段,并且能夠大幅提升傳輸速率和傳輸質量,使得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連接等典型技術場景得以實現。
2、行業痛點
我國微波技術起步晚且前期發展慢,近年快速追趕差距逐步縮小,微波技術上的差距,導致我國微波產業競爭力較弱。我國微波技術相對世界先進水平整體落后,軍用器件性能存在差距,同時民用產品國產化率較低,
3、機遇
國防信息化持續深入,軍用微波器組件市場加速擴張。信息化是“十四五”國防建設重點,預計中國將加大對導彈、通信、雷達等領域的投入。隨著解放軍實戰化水平提升,導彈或將加速補庫存,其中裝備相控陣導 引頭的空空導彈將是列裝重點;新型號戰機裝備先進有源相控陣雷達,微波器組件價值量將得到提升;軍用通信對帶寬要求大幅增加,寬帶無線通信設備有望得到重點發展,高價值的高頻微波器組件預計需求旺盛。預計通信、雷達、導航、電子對抗等信息化裝備在“十四五”期間將加速列裝,帶動軍用微波器組件市場 實現擴張。
4、挑戰
原材料價格波動。電子元器件原材料價格波動較為頻繁,對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國際政治環境變化等因素變動較為敏感。
用工成本持續增加。傳統制造企業對勞動力需求較大,隨著多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勞動力市場正經歷較大的結構性轉變,企業勞動力用工成本逐步上升,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較為突出。
高端產品研發制造能力不足,我國高端大功率微波管制造裝備仍存在部分空白,并且現有的裝備在精度、壽命、可靠性、加工效率、智能化水平等多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
匯率波動。我國大功率微波管行業進出口貿易順差持續增加,通常出口產品以美元或歐元結算,匯率波動會導致企業產生巨大的匯兌風險。尤其是人民幣匯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國內齒輪制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削弱企業盈利能力。
宏觀因素對大功率微波管業務發展的挑戰。國際關系、新冠肺炎疫情等宏觀環境因素對大功率微波管產業的發展有負面影響。我國主要出口地集中在東南亞和印度,進口國地區貿易政策的不利變化將給出口業務造成直接影響。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