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電力(零部件/發電設備/供給給電)
1、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江西段開工
9月22日,落地江西的第三條特高壓工程——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江西段在瑞昌市南義鎮正式開工。工程投運后,華中地區將形成“日”字形特高壓主網架,支撐來自西北、西南的清潔電能大規模接入和消納,為江西乃至華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可靠的電力支撐。據悉,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線路全長2×456.6千米,新增贛鄂2回特高壓聯絡線,新建鐵塔965基。其中,江西段線路全長2×251千米,新建鐵塔529基,途經九江、南昌2市7縣(區),分為3個設計標段、2個監理標段、7個施工標段,共計12家單位參建。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投運后,湖北電網與江西電網將通過特高壓輸電通道相連,提升電力交換能力,保證高效穩定輸電、電力網架堅強可靠。
2、華東電網省間綠電交易首次成交,為進博會注入綠色動能
9月27日,華東電網內首次跨省綠電交易順利完成。在市經濟信息化委的支持推動下,科思創、諾華生物、羅氏制藥、贏創特種化工、強生等上海多家進博會參展企業,向安徽、江蘇多家光伏發電企業購得四季度2300萬千瓦時綠電,為即將到來的第四屆進博會注入了綠色動能。相比用燃煤機組供電,本次交易可節約標煤69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萬噸。據悉下一階段,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將繼續深化區域內省間綠電交易潛力分析,強化宣傳培訓,常態化開展需求排摸,優化信息互通和洽談渠道,健全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參與度和獲得感,發揮好綠電交易在服務國家“雙碳”目標、推動區域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的先行示范作用。
3、洞頭220千伏常青變110千伏LNG間隔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9月26日,歷時2個月的洞頭220千伏常青變110千伏 LNG間隔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目前處于竣工待投狀態,待用戶外線工程完工即可同步投產。為滿足用戶用電需求,洞頭220千伏常青變110kV LNG間隔擴建工程本期常青變擴建2個110千伏出線間隔。工程核準動態總投資289萬元,工程安裝2臺斷路器,110千伏采用戶內GIS 設備,為客戶發展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電能。據了解,該工程為用戶業擴配套工程,于7月18日開工,9月26日竣工,由國網溫州市洞頭區供電公司建設部總協調,國網溫州市洞頭區供電公司負責現場管理,充分發揮市縣協同在項目管理和資源優化上的重要作用。為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工程提前兩個月完成竣工驗收,目前處于待投產狀態。工程投產后,將有效解決浙江省及周邊地區不斷增長的用氣需求,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提高區域天然氣應急調峰儲備能力現象,也對洞頭的招商引資、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
二、政策梳理
1、青海: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2022年工作要點》 】9月1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2022年工作要點》。其中指出要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格爾木夏日哈木鎳鈷礦區、西寧南川工業園區南部片區增量配電試點項目,加快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規劃編制、評審、招標等工作。(省能源局,海南州政府,西寧市經濟技術開發管委會,相關企業)研究出臺新型儲能、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等相關政策,促進電力市場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