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資源較為貧乏,呈現著分布不均等現象,在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制約著經濟發展的水平,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阻礙因素,可能會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隨著海水淡化行業規模持續增加,目前行業內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核心技術研發不足、政策和投入資金水平低和缺乏完整的行業體系和標準,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哪些方面改善我國海水淡化行業現狀?
一、中國海水淡化行業面臨的挑戰
1、行業起步階段晚,核心技術研發不足
雖然我國海水淡化行業的技術研發數量較大,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一種以能量回收為核心的海水淡化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工業領域,在全球范圍內有美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國家陸續開發并使用能量回收裝置。我國缺乏高效率的自主海水淡化機械設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制約的作用。
2、行業政策和投入資金水平低
目前我國海水淡化行業主要依靠于國家投入重點項目和政策支持進行研發和創新,與全球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海水淡化行業政策和投入資金水平較低,整個行業的參與力量不足。
3、缺乏完整的行業體系和標準
從我國海水淡化行業體系和標準方面來看,在產業銜接、職責分配和產業管理等方面規劃不充分,與此同時在市場中沒有建立起完整的運行機制,不能形成市場化的行業運行模式,導致行業缺乏支持和優勢。
二、中國海水淡化行業發展的對策
1、編寫海水淡化相關產業規劃
目前我國海水淡化行業缺乏相應的發展規劃,研精畢智建議可以由相關部門編寫海水淡化相關的產業規劃,并且將其納入國家水資源發展政策中,通過政策導向鼓勵行業發展,同時也可以對行業內的企業起到規范作用。
2、建立海水淡化產業集群
可以通過建立海水淡化的產業集群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在相關技術研發上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同時也可以有效低解決我國海水淡化技術應用的高成本等問題,推進大規模化生產。
3、加強政策扶持力量
在國家層面加強海水淡化行業的政策扶持力量,通過建立專項基金、提高項目建設進程等方式,促使水資源順利地進入商品市場,以政策引導的方式提供資金支持。
目前海水淡化作為我國新型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之一,其開發與利用逐步地受到國家的重視,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針對行業存在的問題,相應地提出解決對策是行業增長的必要途徑。
報告版權僅為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