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種業已經逐漸地成為高科技產業之一,產業的技術水平主要體現為育種、制種和加工三個環節之中,其中育種是種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環節,生物育種是我國戰略性和基礎性的核心產業,對整個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起著根本性的支撐作用,近幾年中國政府持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種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對生物育種企業秉持著支持和保護的態度,由此看來,生物育種行業是中國農業和種業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中國生物育種市場現狀分析
1、市場規模
從全球生物育種市場規模分布角度來看,我國的市場規模僅此于美國,在2021年我國種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306.2億元,從2016年到2021年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北京研精畢智測算到2023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6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5.8%,市場增速整體高于全球其他地區,市場增長潛力比較大。
2、市場需求情況
在我國生物育種的市場需求方面,2021年農作物種子使用量約為955萬噸,其中以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主要的種子需求來源,小麥種子市場占比約為30.6%,位列第一;玉米和水稻種子分別占比14.2%和12.07%,其余農作物種子使用量市場占比均低于10%。
3、市場供應
據研精畢智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從2017年開始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到2021年中國各類農作物商品種子的市場供應量約為1065萬噸,與2020年的1043萬噸相比,增長了22萬噸左右,從整體來看,我國農作物種子市場供應量略微大于需求量,市場供需格局基本平衡。
4、國內種子生產企業情況
從國內種子生產企業來看,到2020年我國種子企業數量約為6000家,先正達和隆平高科在全球排名位于前十中,是國內一線種子企業;位于二線的種子生產企業數量較多,其中包括北大荒墾豐、江蘇大華、中種集團等。
在種子生產企業經營的農作物種類方面,經營玉米的企業數量占比約為28%,排名第一;經營小麥的種子企業占比約21%;經營水稻的企業市場占比在18%左右。
5、生物育種行業相關政策:鼓勵生物育種技術研發與推廣
近幾年我國政府持續出臺多項鼓勵種子行業的政策,在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在部署的8項重點任務中就包含了“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同時也對生物育種企業秉持著支持和保護的態度,生物育種技術是我國未來農業和種業的主要發展趨勢。
在2022年6月17日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2》中指出了中國農業生產將繼續向好,糧食產量預計將達到1.38萬億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生物育種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性支撐。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推出多項關于種子行業的政策,推動了種業生物科技的發展進程,作為當前育種被廣泛應用的現代生物技術,生物育種行業將會加快產業化步伐。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