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國數字經濟的市場發展現狀
1、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提高
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9.2萬億元,與2019年相比,市場規模增長了約3.3萬億元,同比增長2.4%,占全國GDP比重為38.6%,北京研精畢智預測,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提高,有望突破48萬億元。
2、產業數字化占比最高
按照數字經濟的內部結構劃分,中國數字經濟可以分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兩部分,隨著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數字化新模式陸續出現,同時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為我國服務業數字化和工業數字化的轉型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2020年產業數字化總體占比約為80.9%。與此同時在大數據、云計算的快速發展,數字產業化實力進一步提高,研精畢智的數據顯示,2020年數字產業化在數字經濟中占比約為19.1%。
3、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雙增長
隨著數字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逐步應用,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2022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增長了約31.70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0.3%;在電子信息制造業、互聯網行業等快速發展,中國數字產業化規模穩步增長,2020年增長了7.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5.3%,研精畢智預測,2022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規模將會持續增加,分別有望達到41萬億元和9萬億元左右,市場潛力巨大。
4、北京、上海位列全國數字經濟的第一梯隊
從我國數字經濟的區域發展情況來看,2019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在GDP中占比均超過50%,位列數字經濟區域發展的第一梯隊,其次廣東、浙江、江蘇和福建的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40%。
二、中國數字經濟的行業前景
1、國家政策推動數字經濟加快落地
近幾年國家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陸續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比如“互聯網+”行動和大數據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在2020年4月明確地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政策文件中,同年7月,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其中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的發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2、大數據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各個行業逐漸向數字化的方向轉變,數字技術作為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在低碳發展等領域體現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數字經濟作為數字化生產的關鍵要素,近幾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迅速,在全國總GDP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北京研精畢智預測未來將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研精畢智市場調研網隸屬于北京研精畢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研精畢智英文簡稱“XYZResearch),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研究及企業研究服務供應商。通過有效分析復雜數據和各類渠道信息,助力客戶深入了解所關注的細分市場,包括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市場進入策略、用戶結構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標企業組織架構,市場策略、銷售結構、戰略規劃等,幫助企業做出更有價值的商業決策。